致谢 | 第1-4页 |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英文摘要 | 第5-6页 |
前言 | 第6-7页 |
临床研究 | 第7-13页 |
临床资料 | 第7-9页 |
病例来源 | 第7页 |
病例选择 | 第7-9页 |
主要仪器及试剂 | 第9页 |
中医证候量化分级记分方法 | 第9页 |
疗效评定标准 | 第9-10页 |
临床疗效判定标准 | 第9-10页 |
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标准 | 第10页 |
不良反应评价标准 | 第10页 |
不良反应临床分度标准 | 第10页 |
随机化方法 | 第10页 |
观察方法 | 第10页 |
分组原则 | 第10页 |
药物选择 | 第10页 |
给药方法 | 第10页 |
疗程安排 | 第10页 |
揭盲 | 第10-11页 |
统计学处理方法 | 第11页 |
观察项目 | 第11-13页 |
药物疗效观察 | 第11页 |
药物安全性能观察 | 第11-13页 |
结果 | 第13-16页 |
讨论 | 第16-21页 |
结语 | 第21-22页 |
参考文献 | 第22-25页 |
文献综述 | 第25-2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