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4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11-17页 |
1 永州地区气候特点与奶牛业发展现状 | 第11-14页 |
·奶牛业发展过程中的现实问题 | 第11-12页 |
·永州地区奶牛发展概况 | 第12-13页 |
·永州市气候特点与地理条件 | 第13-14页 |
2 夏季高温对永州市奶牛生产的影响 | 第14-16页 |
·影响奶牛产奶性能的主要因素 | 第14-15页 |
·不同季节奶牛生理常数变化规律 | 第15-16页 |
·夏季高温对永州地区奶牛产奶性能的影响 | 第16页 |
3 永州地区目前采取的防热应激措施 | 第16-17页 |
二 国内外奶牛热应激研究进展 | 第17-22页 |
1 奶牛热应激的产生及其对产奶性能的影响 | 第17-18页 |
·热应激产生的原因 | 第17页 |
·热应激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 第17-18页 |
2 缓解奶牛热应激采取的主要措施 | 第18-20页 |
·防暑降温 | 第19页 |
·提高营养水平 | 第19页 |
·使用饲料添加剂 | 第19-20页 |
3 对碳酸氢钠抗热应激的研究 | 第20-22页 |
·碳酸氢钠的性质 | 第20页 |
·碳酸氢钠的营养生理功能 | 第20-22页 |
·碳酸氢钠在畜禽体内的营养生理功能 | 第20-21页 |
·碳酸氢钠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 | 第21-22页 |
三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22-24页 |
第二章 几种不同技术措施对夏季奶牛产奶性能的影响 | 第24-39页 |
试验一 饲粮中添加碳酸氢钠对奶牛产奶性能的影响 | 第24-29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4-26页 |
·试验用碳酸氢钠 | 第24页 |
·试验动物 | 第24页 |
·试验日粮 | 第24页 |
·试验方案设计 | 第24-25页 |
·饲养管理 | 第25页 |
·测定指标 | 第25-26页 |
·产奶量 | 第26页 |
·乳脂率 | 第26页 |
·统计分析方法 | 第26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6-28页 |
·产奶量 | 第26-27页 |
·乳脂率 | 第27页 |
·外界温度与体温变化 | 第27-28页 |
3 讨论 | 第28-29页 |
试验二 奶牛日粮中微量营养复合添加剂对产奶性能的影响 | 第29-34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9-30页 |
·复合添加剂的组成 | 第29页 |
·试验奶牛基本情况 | 第29页 |
·饲养管理 | 第29页 |
·试验日粮 | 第29-30页 |
·试验方案设计 | 第30页 |
·测定指标与测定方法 | 第30页 |
·检验方法 | 第30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0-32页 |
·采食情况观察 | 第30-31页 |
·产奶量 | 第31-32页 |
·乳成分 | 第32页 |
·经济效益分析 | 第32页 |
3.讨论 | 第32-34页 |
·产奶量的变化结果统计分析 | 第32-33页 |
·乳成分变化 | 第33-34页 |
试验三 采用物理降温对奶牛产奶性能的影响 | 第34-39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4-35页 |
·降温装置 | 第34页 |
·奶牛饲料 | 第34页 |
·试验动物 | 第34页 |
·试验设计 | 第34页 |
·饲养管理 | 第34-35页 |
·测定项目 | 第35页 |
·产奶量 | 第35页 |
·乳脂率 | 第35页 |
·舍内温度、湿度 | 第35页 |
·统计分析方法 | 第35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5-37页 |
·舍内温度和相对湿度 | 第35-36页 |
·产奶量和乳脂率 | 第36-37页 |
·采食观察 | 第37页 |
·呼吸频率及直肠温度 | 第37页 |
3 讨论 | 第37-39页 |
本研究基本结论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
致谢 | 第42-43页 |
作者简介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