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 第1-7页 |
| 中文摘要 | 第7-8页 |
| Absract | 第8-10页 |
| 第一章 综述——光诱导电子转移传感器和分子开关简介 | 第10-32页 |
| 1 引言 | 第10-11页 |
| ·化学从分子原子到超分子、超聚集体 | 第10页 |
| ·超分子化学基本原理 | 第10-11页 |
| ·常见的超分子体系及其研究方法 | 第11页 |
| 2 超分子体系中分子识别在荧光传感器和分子开关中的应用 | 第11-27页 |
| ·光诱导电子转移传感器 | 第12-22页 |
| ·光诱导电子转移传感器的基本原理 | 第12-13页 |
| ·光诱导电子转移超分子识别体系的基本结构 | 第13页 |
| ·光诱导电子转移传感器对阳离子的识别 | 第13-19页 |
| ·光诱导电子转移传感器对阴离子的识别 | 第19-20页 |
| ·光诱导电子转移传感器对生物小分子的识别 | 第20-22页 |
| ·光诱导电子转移的分子开关 | 第22-27页 |
| ·化学控制的分子开关 | 第22-26页 |
| ·氧化还原控制的分子开关 | 第26-27页 |
| ·光控制的分子开关 | 第27页 |
| 参考文献 | 第27-32页 |
| 第二章 基于光诱导电子转移作用的室温磷光pH传感器和分子开关的研究 | 第32-59页 |
| 引言 | 第32页 |
| 1 实验部分 | 第32-36页 |
| ·试剂 | 第32-33页 |
| ·仪器 | 第33页 |
| ·磷光离子载体的合成 | 第33-35页 |
| ·开关功能的测试 | 第35-36页 |
| 2 结果与讨论 | 第36-54页 |
| ·通氮时间的影响 | 第36页 |
| ·环糊精浓度的影响 | 第36-38页 |
| ·磷光光谱的测定 | 第38-39页 |
| ·磷光性质随pH的变化 | 第39-44页 |
| ·pH对1-Br-2-MeN,BND,BNC,CROWN量子产率的影响 | 第44-47页 |
| ·BND,BNC,CROWN超分子体系中包结常数的测定 | 第47-51页 |
| ·1-Br-2-MN,BND,BNC,CROWN磷光寿命的测定 | 第51-53页 |
| ·BND,BNC,CROWN的逻辑门功能 | 第53-54页 |
| ·结论 | 第54页 |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 核磁图谱 | 第56-59页 |
| 第三章 非除氧条件下有机溶剂对环糊精诱导室温磷光的影响 | 第59-73页 |
| 摘要 | 第59页 |
| 引言 | 第59-60页 |
| 1 实验部分 | 第60页 |
| ·试剂与仪器 | 第60页 |
| ·实验方法 | 第60页 |
| 2 结果与讨论 | 第60-70页 |
| ·常用有机溶剂的影响 | 第60-66页 |
| ·有机溶剂用量的影响 | 第66页 |
| ·环糊精浓度对室温磷光的影响 | 第66-68页 |
| ·分析特性曲线 | 第68-69页 |
| ·结论 | 第69-70页 |
| 参考文献 | 第70-73页 |
| 第四章 后继工作 | 第73-78页 |
| 引言 | 第73页 |
| 1 实验部分 | 第73-74页 |
| ·材料和试剂 | 第73页 |
| ·仪器和实验装置图 | 第73-74页 |
| 2 结果与讨论 | 第74-77页 |
| 3 小结 | 第77-78页 |
| 附录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78-79页 |
| 致谢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