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控股子公司绩效评价方法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10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13页 |
·论文研究背景 | 第10页 |
·论文研究的内容 | 第10-11页 |
·论文创新之处 | 第11页 |
·论文研究的意义 | 第11-13页 |
第二章 母子公司管理模式分析 | 第13-16页 |
·企业集团化发展的意义 | 第13页 |
·管理制度安排 | 第13-14页 |
·战略管理 | 第13-14页 |
·资产管理 | 第14页 |
·人事管理 | 第14页 |
·财务管理 | 第14页 |
·审计管理 | 第14页 |
·母公司对子公司的决策影响渠道: | 第14-16页 |
第三章 企业绩效评价的理论基础 | 第16-19页 |
·委托-代理理论与企业绩效评价 | 第16页 |
·激励约束理论 | 第16-17页 |
·权变管理理论 | 第17页 |
·系统理论 | 第17-19页 |
第四章 企业绩效评价内容的发展历程 | 第19-24页 |
·西方国家企业绩效评价内容的演进 | 第19-20页 |
·成本绩效评价时期 | 第19页 |
·财务绩效评价时期 | 第19-20页 |
·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创新时期 | 第20页 |
·我国企业绩效评价内容的发展 | 第20-22页 |
·计划经济时期 | 第20-21页 |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时期 | 第21页 |
·市场经济体制接轨时期 | 第21-22页 |
·企业绩效评价发展分析 | 第22-24页 |
·经营环境变化是绩效评价变化的外在原因 | 第22页 |
·财务效益状况始终是绩效评价的核心 | 第22页 |
·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是绩效评价的发展趋势 | 第22-23页 |
·评价结果与企业经营者的奖惩紧密结合 | 第23-24页 |
第五章 常见绩效评价方法 | 第24-32页 |
·关键业绩指标评价 | 第24-25页 |
·平衡计分法考核 | 第25-26页 |
·平衡计分法的优势 | 第26页 |
·平衡记分卡的不足 | 第26页 |
·EVA(经济增加值)评估 | 第26-28页 |
·EVA概念 | 第26-27页 |
·EVA存在的缺陷 | 第27-28页 |
·基于目标管理的绩效评价 | 第28-29页 |
·基于标杆超越的绩效考核 | 第29-32页 |
·何谓标杆超越? | 第29页 |
·以标杆超越为基础设计绩效考核体系 | 第29-30页 |
·运用标杆超越设计绩效考核体系的优势 | 第30页 |
·标杆超越方法的不足 | 第30-32页 |
第六章 建立系统性的综合绩效评价体系 | 第32-56页 |
·建立系统性综合绩效评价体系的意义 | 第32-33页 |
·与出资人身份相适应 | 第32页 |
·有利于集团公司对子公司信息的准确掌握 | 第32-33页 |
·有利于正确引导子公司的经营行为 | 第33页 |
·有利于规范对子公司的考核激励机制 | 第33页 |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 | 第33-35页 |
·成熟阶段子公司绩效评价体系研究 | 第35-49页 |
·基本指标(第一层次)的选定 | 第35-36页 |
·修正指标(第二层次)的选定 | 第36-38页 |
·定性评议指标(第三层次)的选定 | 第38-40页 |
·成熟阶段子公司绩效评价体系 | 第40-41页 |
·成熟阶段评价标准评分方法 | 第41-48页 |
·形成评价报告 | 第48-49页 |
·成长阶段子公司绩效评价体系设计 | 第49-52页 |
·老化阶段子公司绩效评价体系 | 第52-55页 |
·系统性综合绩效评价与其它评价方法之比较 | 第55-56页 |
第七章 系统性综合绩效评价方法的实施 | 第56-59页 |
·评价的组织机构 | 第56页 |
·评价周期 | 第56页 |
·评价实施 | 第56页 |
·评价过程须注意的问题 | 第56-59页 |
·多元发展子公司选择评价标准问题 | 第56-57页 |
·会计信息失真对绩效评价的影响 | 第57页 |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绩效评价 | 第57-58页 |
·尽量减少定性评价中主观误差现象 | 第58页 |
·培训评价者 | 第58-59页 |
第八章 案例分析 | 第59-70页 |
·案例背景简介: | 第59页 |
·绩效评价准备工作 | 第59-60页 |
·绩效评价实施过程 | 第60-70页 |
·对基本指标进行初步评价 | 第61-62页 |
·修正指标评价 | 第62-65页 |
·定性指标评价 | 第65-68页 |
·确定综合绩效评分 | 第68页 |
·形成评价报告 | 第68-70页 |
第九章 结束语 | 第70-71页 |
致 谢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