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政府采购中的寻租行为分析
前言 | 第1-7页 |
1 寻租行为的制度分析 | 第7-13页 |
1.1 寻租理论概述 | 第7-10页 |
1.1.1 寻租的内涵与定义 | 第7-8页 |
1.1.2 寻租的分类 | 第8-10页 |
1.2 寻租行为分析 | 第10-13页 |
1.2.1 经济人假设含义的扩展 | 第10-11页 |
1.2.2 寻租行为的制度环境 | 第11-13页 |
2 我国政府采购中的寻租现象分析 | 第13-29页 |
2.1 政府采购理论与采购中的寻租空间 | 第13-17页 |
2.1.1 政府采购的基本特点与制度安排 | 第13-15页 |
2.1.2 我国政府采购的现状 | 第15-16页 |
2.1.3 政府采购中的寻租与设租 | 第16-17页 |
2.2 我国政府采购中寻租行为的案例研究 | 第17-21页 |
2.3 政府采购中寻租的博奕过程与外溢效应 | 第21-25页 |
2.4 政府采购中寻租行为的产生原因探讨 | 第25-26页 |
2.5 政府采购寻租的经济和社会效应 | 第26-29页 |
3 监控我国政府采购中寻租行为的对策 | 第29-37页 |
3.1 强化监控政府采购中寻租行为的必要性 | 第29-32页 |
3.1.1 加入WTO的时代背景 | 第29-30页 |
3.1.2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 第30-32页 |
3.2 强化监控政府采购中寻租行为的途径 | 第32-37页 |
3.2.1 创新采购制度,抑制寻租行为 | 第32-33页 |
3.2.2 完善监督机制,强化制约功能 | 第33-34页 |
3.2.3 加快体制改革进程,减少租源 | 第34-36页 |
3.2.4 加强伦理道德教育,提高全民道德素质 | 第36-37页 |
结束语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