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5页 |
目录 | 第5-7页 |
注释表 | 第7-8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8-16页 |
1.1 嵌入式系统的历史 | 第8-9页 |
1.2 现有嵌入式操作系统 | 第9-11页 |
1.3 发展国产嵌入式操作系统 | 第11-13页 |
1.3.1 发展国产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必要性 | 第11-13页 |
1.3.2 我们的研究内容 | 第13页 |
1.4 与课题相关的研究成果 | 第13-15页 |
1.5 本文的结构 | 第15-16页 |
第二章 方案选择 | 第16-22页 |
2.1 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内容及关键技术 | 第16-17页 |
2.2 实时性的分类 | 第17-18页 |
2.3 基于LINUX开发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的利弊 | 第18-20页 |
2.3.1 Linux的优势 | 第18-19页 |
2.3.2 Linux的劣势 | 第19-20页 |
2.4 解决方案 | 第20-22页 |
第三章 系统模型概述 | 第22-28页 |
3.1 系统模型 | 第22-23页 |
3.2 任务响应时间及其相关因素 | 第23-24页 |
3.3 定时器 | 第24-25页 |
3.4 中断仿真 | 第25-27页 |
3.5 进程间通讯机制(IPC) | 第27-28页 |
第四章 任务调度 | 第28-34页 |
4.1 实时任务的类型 | 第28页 |
4.2 LINUX的调度算法 | 第28-29页 |
4.3 现有实时调度算法分析 | 第29-31页 |
4.4 实时任务调度算法的正确性 | 第31页 |
4.5 我们采用的调度器 | 第31-34页 |
第五章 系统实现技术 | 第34-47页 |
5.1 中断仿真 | 第34-36页 |
5.2 任务调度 | 第36-47页 |
5.2.1 实时任务的实现形式 | 第36-37页 |
5.2.2 实时任务的状态及转换 | 第37页 |
5.2.3 基本数据结构 | 第37-39页 |
5.2.4 任务调度模块 | 第39-45页 |
5.2.5 任务有效优先级计算比较模块 | 第45-47页 |
第六章 系统性能分析 | 第47-50页 |
6.1 实验验证 | 第47-48页 |
6.2 与其它相关方案的比较 | 第48-50页 |
第七章 结论及今后的改进方向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页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