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

论1950年《印度共和国宪法》

导言第1-14页
一、 印度宪政之路的简要检索--以立法为中心第14-29页
 (一) 殖民时期印度宪政组织形式的起步--“集权”管理模式第15-20页
  1 “东印度公司”第15-17页
  2 三部法案:1773年管理法案、1781年法案、1813年特许状法第17-20页
 (二) 殖民时期印度宪政组织形式的变化--由“集权”向“分权”管理模式的转变第20-22页
  1 1833年特许状法第20-21页
  2 1853年法第21-22页
 (三) 殖民时期印度宪政组织形式的确立--含有“集权”色彩的“分权”的管理模式第22-28页
  1 1861年参事会法第22-23页
  2 莫莱--明托的改革第23-25页
  3 1919年印度政府组织法第25-27页
  4 1935年印度政府组织法第27-28页
 (四) 小结第28-29页
二、 印度宪法的制定--蒙巴顿方案与“目标决议”第29-32页
三、 1950年《印度共和国宪法》的内容与基本结构分析第32-51页
 (一) 主权的民主共和国与世俗的政权--宪法序言第32-33页
 (二) 宪法的结构第33-45页
  1 联邦制原则第33-42页
  2 宪法中的印度政府的形式第42-45页
 (三) 基本权利与国家政策的指导性原则第45-50页
  1 基本权利第46-48页
  2 国家政策的指导性原则第48-50页
  3 基本义务第50页
 (四) 宪法修正程序第50-51页
四、 印度宪法的实施--从宪法修正的视角第51-64页
 (一) 印度宪法的修正过程第52-57页
  1 立宪者对宪法修正的意图第52-55页
  2 主要修正的内容第55-57页
 (二) 修正的原因分析第57-60页
 (三) 几次重要的修正第60-64页
  1 对宪法序言的修正第60-61页
  2 对宪法基本权利的修正第61-63页
  3 紧急状态的宣布第63-64页
五、 印度宪法的展望--印度需要一部新的宪法么?第64-72页
 (一) 对宪法的重新认识第65-67页
 (二) 当前印度的形势分析第67-68页
 (三) 印度需要一部新的宪法么?第68-70页
 (四) 小结第70-72页
参考书目第72-75页
授权声明第75-74页
后记第74-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美财经杂志比较研究
下一篇:中美信息技术与学校教育之整合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