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英文摘要 | 第6-8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8-21页 |
1.1 褪黑素及其重要衍生物的概况 | 第8-14页 |
1.2 褪黑素及其重要衍生物在化学发光方面的研究和应用 | 第14-17页 |
1.3 褪黑素及吲哚类化合物的电致化学发光的研究和应用 | 第17-21页 |
第二章 褪黑素及其重要衍生物的化学发光行为研究 | 第21-44页 |
2.1 引言 | 第21-22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2-25页 |
2.2.1 仪器 | 第22-23页 |
2.2.2 试剂 | 第23-24页 |
2.2.3 测试液的配制 | 第24-25页 |
2.2.4 实验方法 | 第25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5-43页 |
2.3.1 褪黑素及其重要衍生物的化学发光行为的研究 | 第25-35页 |
2.3.2 样品分析与回收实验 | 第35-36页 |
2.3.3 褪黑素及其重要衍生物的化学发光机理的研究 | 第36-42页 |
2.3.3.1 化学发光光谱和荧光光谱的研究 | 第36-40页 |
2.3.3.2 紫外吸收光谱 | 第40-41页 |
2.3.3.3 褪黑素及其重要衍生物可能的化学发光机理 | 第41-42页 |
2.3.4 褪黑素及其重要衍生物的分子结构特点与其CL性能之间关系的讨论 | 第42-43页 |
2.4 结论 | 第43-44页 |
第三章 褪黑素及其重要衍生物的电致化学发光行为研究 | 第44-71页 |
3.1 引言 | 第44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44-47页 |
3.2.1 仪器 | 第44-45页 |
3.2.2 试剂 | 第45页 |
3.2.3 测试液的配制 | 第45页 |
3.2.4 实验方法 | 第45-47页 |
3.2.4.1 工作电极的处理 | 第45-46页 |
3.2.4.2 电化学发光检测 | 第46-47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47-70页 |
3.3.1 电致化学发光仪的组装和性能测试 | 第47-51页 |
3.3.2 褪黑素及其重要衍生物在钌联吡啶体系中的电致化学发光行为的研究 | 第51-59页 |
3.3.3 样品分析和回收实验 | 第59-60页 |
3.3.4 褪黑素及其重要衍生物在钌联吡啶体系中的电致化学发光机理的探讨 | 第60-70页 |
3.3.4.1 褪黑素的电致化学发光光谱及其与荧光光谱的比较 | 第60-62页 |
3.3.4.2 循环伏安实验及施加电极电位对褪黑素的电致发光强度的影响 | 第62-64页 |
3.3.4.3 褪黑素在电极表面的吸附性质的研究 | 第64-65页 |
3.3.4.4 褪黑素及其重要衍生物的ECL机理的讨论 | 第65-70页 |
3.4 结论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7页 |
攻读硕士期间已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77-78页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