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中国报告文学文体流变论
第1章 关于报告文学及其百年流变的前理解 | 第1-22页 |
1-1 文体理解的范式及文体学研究的维度 | 第8-12页 |
1-2 文体切入:叙说百年流变的一种视角 | 第12-15页 |
1-3 文体学语域中的报告文学规范 | 第15-22页 |
第2章 百年中国报告文学的体裁与语言体式 | 第22-50页 |
2-1 体裁流变的基本脉象 | 第23-34页 |
2-2 语言体式的趋态 | 第34-44页 |
2-3 语言体式的特征与基调 | 第44-50页 |
第3章 百年中国报告文学的叙述模式 | 第50-73页 |
3-1 叙述视角的选择 | 第51-56页 |
3-2 叙述时间和叙述结构的选择 | 第56-62页 |
3-3 叙述者类型与非叙事性话语 | 第62-67页 |
3-4 叙述模式流变的意味 | 第67-73页 |
第4章 文化语境与百年中国报告文学文体流变 | 第73-99页 |
4-1 文体内蕴:现代性的追寻与反思 | 第73-85页 |
4-2 时代文体:意识形态变迁的生动体现 | 第85-99页 |
第5章 百年中国报告文学文体的制作与传播 | 第99-119页 |
5-1 写作主体体裁意识的坚守与创新 | 第99-105页 |
5-2 身份变异与文体嬗变 | 第105-111页 |
5-3 文体传播与媒体制约 | 第111-119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119-123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文章目录 | 第123-12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