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金肺止嗽颗粒的制备工艺与质量标准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12-24页 |
1 现代医学对咳嗽的研究 | 第12-14页 |
·咳嗽的分类 | 第12页 |
·咳嗽的发病机制及病因 | 第12-13页 |
·现代医学对咳嗽的治疗 | 第13-14页 |
2 中医对咳嗽的研究 | 第14-16页 |
3 金肺止嗽颗粒研究综述 | 第16-24页 |
·处方的来源组成及分析 | 第16-17页 |
·处方中药物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相关研究 | 第17-24页 |
第二部分 试验研究 | 第24-77页 |
第1章 复方金肺止嗽颗粒工艺预试验 | 第24-34页 |
1 复方金肺止嗽颗粒的处方组成和制备方法 | 第24-27页 |
·处方组成 | 第24页 |
·方解 | 第24-25页 |
·药材来源及前处理 | 第25-26页 |
·处方中基本药物有效成分的分析及提取方法 | 第26-27页 |
2 醇提组预试验 | 第27-28页 |
·仪器与试药 | 第27页 |
·方法与结果 | 第27-28页 |
3 水提组预试验 | 第28-33页 |
·仪器与试药 | 第29页 |
·方法与结果 | 第29-33页 |
4 小结 | 第33-34页 |
第2章 复方金肺止嗽颗粒的制备工艺研究 | 第34-58页 |
第1节 复方金肺止嗽颗粒提取工艺研究 | 第34-48页 |
1 醇提工艺研究 | 第34-41页 |
·仪器和试药 | 第34页 |
·方法与结果 | 第34-41页 |
2 水提工艺研究 | 第41-47页 |
·仪器和试药 | 第41-42页 |
·方法与结果 | 第42-47页 |
3 小结 | 第47-48页 |
第2节 复方金肺止嗽颗粒的浓缩工艺研究 | 第48-52页 |
1 醇提液浓缩工艺考察 | 第48-49页 |
·方法与结果 | 第48-49页 |
2 水提取液浓缩工艺考察 | 第49-51页 |
·方法与结果 | 第49-51页 |
3 小结 | 第51-52页 |
第3节 复方金肺止嗽颗粒的干燥工艺研究 | 第52-55页 |
1 仪器和试药 | 第52页 |
2 方法与结果 | 第52-54页 |
·常压干燥 | 第52-53页 |
·减压干燥 | 第53页 |
·真空微波干燥考察 | 第53-54页 |
3 小结 | 第54-55页 |
第4节 复方金肺止嗽颗粒成型工艺研究 | 第55-58页 |
1 仪器与试药 | 第55页 |
2 方法与结果 | 第55-57页 |
·处方设计 | 第55页 |
·辅料种类的选择 | 第55页 |
·辅料用量的考察 | 第55-56页 |
·润湿剂乙醇浓度的考察 | 第56页 |
·颗粒的临界相对湿度(CRH)的测定 | 第56-57页 |
·休止角测定 | 第57页 |
3 小结 | 第57-58页 |
第3章 复方金肺止嗽颗粒的质量标准研究 | 第58-77页 |
第1节 复方金肺止嗽颗粒的薄层鉴别研究 | 第58-64页 |
1 仪器与试药 | 第58页 |
2 方法与结果 | 第58-63页 |
·旋覆花的薄层鉴别 | 第58-59页 |
·紫菀的薄层鉴别 | 第59-60页 |
·白芍的薄层鉴别 | 第60-61页 |
·炙甘草的薄层鉴别 | 第61-62页 |
·百部的薄层鉴别 | 第62-63页 |
3 小结 | 第63-64页 |
第2节 复方金肺止嗽颗粒的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 第64-77页 |
1 仪器与试药 | 第64页 |
2 复方金肺止嗽颗粒中紫菀酮的含量测定 | 第64-69页 |
3 复方金肺止嗽颗粒中芍药苷的含量测定 | 第69-75页 |
4. 样品含量测定 | 第75页 |
5 小结 | 第75-77页 |
第三部分 结语 | 第77-79页 |
研究结果总结 | 第77-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3页 |
附录 | 第83-85页 |
硕士期间参与研究课题 | 第83-84页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4-85页 |
致谢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