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5页 |
目录 | 第5-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7-9页 |
1.1 外贸代理制的产生、发展及现状 | 第7-8页 |
1.2 研究外贸代理制法律问题的意义 | 第8-9页 |
第2章 外贸代理制的含义、形式及法律性质 | 第9-15页 |
2.1 外贸代理制的含义 | 第9页 |
2.2 外贸代理制的法律特征 | 第9-10页 |
2.3 外贸代理的形式 | 第10-11页 |
2.4 外贸代理的法律性质 | 第11-13页 |
2.5 实行外贸代理制的意义 | 第13-15页 |
第3章 两大法系的代理制度 | 第15-22页 |
3.1 大陆法上的代理制度 | 第15-17页 |
3.1.1 区别论 | 第15页 |
3.1.2 本人或代理人与第三人的法律关系 | 第15-17页 |
3.2 英美法上的代理制度 | 第17-19页 |
3.2.1 等同论 | 第17页 |
3.2.2 本人或代理人与第三人的法律关系 | 第17-19页 |
3.3 英美法不公开被代理人身份代理与大陆法间接代理本质区别 | 第19-22页 |
第4章 关于代理的国际立法 | 第22-33页 |
4.1 国际货物销售代理公约 | 第22-26页 |
4.2 《欧洲合同法原则》关于代理的规定 | 第26-30页 |
4.3 《海牙代理公约》的内容 | 第30-31页 |
4.4 我国《合同法》代理制度对国际立法的借鉴 | 第31-33页 |
第5章 我国外贸代理法律制度 | 第33-46页 |
5.1 《民法通则》的规定 | 第33-36页 |
5.2 《暂行规定》基本内容 | 第36-37页 |
5.3 《合同法》关于外贸代理的规定 | 第37-46页 |
5.3.1 立法中的争论 | 第37-38页 |
5.3.2 我国合同法的具体规定 | 第38-40页 |
5.3.3 合同法的适用 | 第40-43页 |
5.3.4 合同法实施后的外贸代理方式 | 第43-46页 |
第6章 外贸代理制存在的法律问题 | 第46-51页 |
第7章 我国外贸代理制度的完善 | 第51-58页 |
结论 | 第58-5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