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市场经济运行中的政府干预
第1章 市场经济概述 | 第1-22页 |
1.1 市场经济运行的载体 | 第7-12页 |
1.2 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 | 第12-15页 |
1.3 市场经济具有不同选择模式 | 第15-22页 |
第2章 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 第22-33页 |
2.1 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过程 | 第22-27页 |
2.2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依据 | 第27-29页 |
2.3 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的描述 | 第29-33页 |
第3章 中国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 | 第33-47页 |
3.1 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条件 | 第33-35页 |
3.2 需求与市场经济运行 | 第35-37页 |
3.3 供给与市场经济运行 | 第37-39页 |
3.4 供求均衡与市场经济运行 | 第39-43页 |
3.5 有效竞争条件下的市场效率 | 第43-47页 |
第4章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 | 第47-72页 |
4.1 政府干预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 第47-49页 |
4.2 市场失灵决定了政府干预的必要性 | 第49-53页 |
4.3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职能 | 第53-55页 |
4.4 政府干预的政策工具 | 第55-57页 |
4.5 政府失灵 | 第57-59页 |
4.6 关于政府干预理论的不同学派观点 | 第59-72页 |
第5章 政府干预的国际比较 | 第72-103页 |
5.1 美国的市场经济与政府干预 | 第72-79页 |
5.2 英国的市场经济与政府干预 | 第79-83页 |
5.3 法国的市场经济与政府干预 | 第83-86页 |
5.4 德国的市场经济与政府干预 | 第86-95页 |
5.5 日本的市场经济与政府干预 | 第95-100页 |
5.6 新加坡的市场经济与政府干预 | 第100-103页 |
第6章 中国市场经济运行中的政府管制 | 第103-117页 |
6.1 政府管制的本质 | 第103-106页 |
6.2 对英国政府实施基础设施产业管制的分析 | 第106-109页 |
6.3 中国政府管制制度与效果分析 | 第109-115页 |
6.4 中国政府管制的改革思考 | 第115-117页 |
第7章 政府与国有企业改革 | 第117-141页 |
7.1 国有企业改革面临的困难与目标选择 | 第117-119页 |
7.2 政府与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 | 第119-128页 |
7.3 政府与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 第128-137页 |
7.4 政府与国有企业的战略性改组 | 第137-139页 |
7.5 政府与国有企业的技术进步 | 第139-141页 |
第8章 政府与产业结构调整 | 第141-157页 |
8.1 调整产业结构的必要性 | 第141-147页 |
8.2 调整产业结构的主要任务 | 第147-149页 |
8.3 调整产业结构的政府对策选择 | 第149-152页 |
8.4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政府对策 | 第152-157页 |
第9章 政府调控市场经济运行的财政、货币政策 | 第157-175页 |
9.1 政府调控市场经济的经验总结 | 第157-163页 |
9.2 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促进经济发展 | 第163-170页 |
9.3 运用货币政策调控市场经济运行 | 第170-175页 |
第10章 政府对收入分配的宏观调控 | 第175-185页 |
10.1 政府的收入政策 | 第175-176页 |
10.2 政府调控个人收入分配的对策选择 | 第176-180页 |
10.3 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政府对策 | 第180-185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185-190页 |
后记 | 第1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