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 第1-8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8-30页 |
1.1 棉、丝纤维整理的概述 | 第8-20页 |
1.1.1 棉、丝纤维起皱、泛黄、抗皱、防泛黄机理 | 第8-11页 |
1.1.2 整理剂的发展 | 第11-12页 |
1.1.3 多元羧酸整理剂 | 第12-20页 |
1.2 BTCA的合成方法概述 | 第20-25页 |
1.2.1 硝酸氧化反应原理 | 第21-24页 |
1.2.2 合成工艺路线 | 第24页 |
1.2.3 硝酸氧化工艺 | 第24-25页 |
1.3 马来酸酐低聚物的合成方法概述 | 第25-29页 |
1.3.1 离子型聚合法的原理 | 第26页 |
1.3.2 离子型聚合法的工艺 | 第26-28页 |
1.3.3 自由基法原理 | 第28-29页 |
1.3.4 自由基法合成工艺 | 第29页 |
1.4 论文工作设想 | 第29-30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30-36页 |
2.1 实验药品和仪器 | 第30-31页 |
2.1.1 实验药品 | 第30页 |
2.1.2 测试仪器 | 第30-31页 |
2.2 BTCA的合成 | 第31-36页 |
2.2 .1 BTCA的合成实验 | 第31-33页 |
2.2.1.1 顺-1,2,3,6-四氢苯二甲酸酐的合成 | 第31-32页 |
2.2.1.2 硝酸氧化过程 | 第32页 |
2.2.1.3 BTCA产品的提纯 | 第32-33页 |
2.2.2 马来酸酐低聚物的合成 | 第33-34页 |
2.2.2.1 离子基型聚合法合成 | 第33页 |
2.2.2 .2 自由基型聚合法合成 | 第33-34页 |
2.2.3 整理实验 | 第34-36页 |
2.2.3.1 整理溶液的配制 | 第34页 |
2.2.3.2 整理工艺 | 第34页 |
2.2.3.3 后处理 | 第34-35页 |
2.2.3.4 织物性能的表征 | 第35-36页 |
第三章 合成的结果与讨论 | 第36-46页 |
3.1 BTCA的合成实验 | 第36-40页 |
3.1.1 顺-1,2,3,6-四氢邻苯二甲酸酐的测定 | 第36页 |
3.1.2 BTCA结构的测定 | 第36-40页 |
3.2 马来酸酐的结构 | 第40-46页 |
3.2.1 离子基型聚合法产品的结构 | 第41-45页 |
3.2.2 自由基法合成 | 第45-46页 |
第四章 整理工艺的结果与讨论 | 第46-85页 |
第一部分 BTCA的整理工艺 | 第46-76页 |
4.1 丝绸的整理 | 第46-64页 |
4.1.1 整理液配比的确定 | 第46-48页 |
4.1.2 焙烘的时间、温度对增重率的影响 | 第48-57页 |
4.1.3 pH值对增重率的影响 | 第57-59页 |
4.1.4 催化剂对织物黄度、手感的影响 | 第59-60页 |
4.1.5 整理条件的优化 | 第60-64页 |
4.2 绵布的整理 | 第64-69页 |
4.3 整理液的循环利用 | 第69-72页 |
4.4 纯度对整理的影响 | 第72-73页 |
4.5 与HD整理效果的比较 | 第73-76页 |
第二部分 马来酸酐低聚物的整理 | 第76-85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85-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89页 |
致谢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