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MRPⅡ理论与实践 | 第1-26页 |
1.1 MRPⅡ历史与现状 | 第6-13页 |
1.2 MRPⅡ与车间管理 | 第13-19页 |
1.2.1 车间的类型 | 第13-14页 |
1.2.2 车间管理的基本内涵 | 第14-17页 |
1.2.3 企业管理与车间管理的区别 | 第17-19页 |
1.3 现代企业管理应用软件的分析与研究 | 第19-26页 |
1.3.1 MRPⅡ(ERP)软件在我国的开发和应用情况 | 第19页 |
1.3.2 MRPⅡ选型原则 | 第19-23页 |
1.3.3 几种企业管理信息系统软件的简介 | 第23-24页 |
1.3.4 现行软件在车间级运行时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4-26页 |
第2章 面向对象的集装式车间管理软件平台 | 第26-103页 |
2.1 系统构想 | 第26-30页 |
2.2 车间管理平台的功能模块结构 | 第30-43页 |
2.2.1 平台基本功能模块结构图 | 第30-31页 |
2.2.2 平台功能模块说明 | 第31-43页 |
2.3 车间管理平台信息流程与控制 | 第43-53页 |
2.3.1 平台信息流程 | 第43-44页 |
2.3.2 平台信息控制 | 第44-53页 |
2.4 面向对象的车间资源描述方法 | 第53-65页 |
2.4.1 面向对象思想在车间管理中应用 | 第53-62页 |
2.4.2 用面向对象的语言对车间加以描述 | 第62-65页 |
2.5 车间管理系统平台数据管理系统 | 第65-103页 |
2.5.1 系统平台的数据库管理系统主要组成部分 | 第65-66页 |
2.5.2 面向对象的数据库管理系统 | 第66-79页 |
2.5.3 异构数据库的集成 | 第79-91页 |
2.5.4 平台中的数据仓库技术的应用 | 第91-103页 |
第3章 车间管理平台智能调度系统 | 第103-111页 |
3.1 传统调度理论与方法 | 第103-109页 |
3.1.1 调度理论的基本内容 | 第103-105页 |
3.1.2 对调度理论发展历程的回顾 | 第105-106页 |
3.1.3 关键技术 | 第106-107页 |
3.1.4 调度理论的应用 | 第107-109页 |
3.2 智能调度 | 第109-111页 |
第4章 车间管理平台仿真系统 | 第111-112页 |
第5章 平台的应用实例 | 第112-117页 |
5.1 论文实践背景 | 第112-114页 |
5.2 应用软件的功能结构 | 第114-116页 |
5.3 应用软件的实施方案 | 第116-117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17-118页 |
参考文献 | 第118-123页 |
致谢 | 第12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