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家庭教育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引言 | 第8-9页 |
| 一、解析大学生家庭教育 | 第9-17页 |
| (一) 大学生家庭教育的释义 | 第9-12页 |
| 1、“大学生”的含义 | 第10页 |
| 2、家庭的含义 | 第10页 |
| 3、家庭教育的含义 | 第10-11页 |
| 4、大学生家庭教育的含义 | 第11-12页 |
| (二) 大学生家庭教育的本体论 | 第12-16页 |
| 1、家庭教育的特征 | 第12-13页 |
| 2、大学生家庭教育的特征 | 第13-14页 |
| 3、大学生家庭教育的内容 | 第14-16页 |
| (三) 大学生家庭教育的影响 | 第16-17页 |
| 二、中外家庭教育的理论基础 | 第17-24页 |
| (一) 中国家庭教育的理论基础 | 第18-21页 |
| 1、中国传统家庭教育的价值取向 | 第18-19页 |
| 2、中国传统家庭教育的内容 | 第19-21页 |
| (二) 外国家庭教育理论基础 | 第21-24页 |
| 1、犹太人的家庭教育 | 第21-22页 |
| 2、英国的家庭教育 | 第22-23页 |
| 3、美国家庭教育 | 第23-24页 |
| 4、日本家庭教育 | 第24页 |
| 三、大学生家庭教育的实现途径 | 第24-31页 |
| (一) 大学生家庭教育的原则 | 第24-28页 |
| 1、民主平等原则 | 第24-26页 |
| 2、相互影响、共同成长原则 | 第26-27页 |
| 3、理解与沟通原则 | 第27页 |
| 4、注重教育环境原则 | 第27-28页 |
| (二) 大学生家庭教育的表现形式 | 第28-29页 |
| (三) 大学生家庭教育的实现途径 | 第29-31页 |
| 四、大学生家庭教育的异化与补救 | 第31-36页 |
| (一) 大学生家庭教育的异化 | 第31-32页 |
| (二) 大学生家庭教育的补救 | 第32-36页 |
| 1、培养稳定和谐的人格 | 第32-33页 |
| 2、培养具有感恩情怀的人 | 第33-34页 |
| 3、培养合格的未来家长 | 第34-36页 |
| 结束语 | 第36-37页 |
| 注释 | 第37-39页 |
| 参考文献 | 第39-42页 |
| 后记 | 第42-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