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4页 | 
| 绪论 | 第14-29页 | 
|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第14-19页 | 
| ·经济全球化推动各国相互依存的不断加深 | 第14-17页 | 
| ·国际贸易摩擦和相互依存的矛盾日益突出 | 第17-18页 | 
| ·选题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 第18-19页 | 
|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第19-27页 | 
| ·相互依存理论的研究现状 | 第19-23页 | 
| ·对国际贸易摩擦问题的研究现状 | 第23-27页 |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7-28页 | 
|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28-29页 | 
| ·研究方法 | 第28页 | 
| ·创新之处 | 第28-29页 | 
| 1 相互依存关系产生的机理 | 第29-59页 | 
| ·相互依存理论 | 第29-47页 | 
| ·相互依存内涵 | 第29-38页 | 
| ·理查德·库伯的相互依存论 | 第38-42页 | 
| ·基欧汉和奈的复合相互依存论 | 第42-47页 | 
| ·相互依存关系产生的机理 | 第47-58页 | 
| ·相互依存的基础 | 第47-54页 | 
| ·市场是相互依存关系产生与发展的纽带 | 第54-56页 | 
| ·科学技术是相互依存关系得以实现的技术条件 | 第56-57页 | 
| ·国际组织、国际协调制度是相互依存关系实现的体制基础 | 第57-58页 |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 2 相互依存关系视角下的国际贸易摩擦特点及其成因 | 第59-99页 | 
| ·国际贸易摩擦的现状与特点 | 第59-65页 | 
| ·国际贸易摩擦的现状 | 第59-60页 | 
| ·国际贸易摩擦的新特点 | 第60-65页 | 
| ·相互依存理论对国际贸易摩擦成因的解释 | 第65-72页 | 
| ·复合依存理论对国际贸易摩擦成因的解释 | 第65-68页 | 
| ·山影模式对国际贸易摩擦成因的解释 | 第68-72页 | 
| ·相互依存中利益博弈与国际贸易摩擦的产生 | 第72-93页 | 
| ·相互依存中的利益博弈分析 | 第72-74页 | 
| ·市场份额的博弈与国际贸易摩擦 | 第74-78页 | 
| ·经济实力的博弈与国际贸易摩擦 | 第78-83页 | 
| ·大国崛起与国际贸易摩擦 | 第83页 | 
| ·国际格局的变化与国际贸易摩擦 | 第83-88页 | 
| ·相互依存对称性变化与国际贸易摩擦 | 第88-90页 | 
| ·国际制度与国际贸易摩擦 | 第90-93页 | 
| ·利益集团是国际贸易摩擦的主导力量 | 第93-98页 | 
| ·利益集团是影响社会决策的重要力量 | 第93-95页 | 
| ·利益集团是影响国际贸易摩擦的主要方式 | 第95-98页 | 
| 本章小结 | 第98-99页 | 
| 3 相互依存与国际贸易摩擦互动关系辨析 | 第99-146页 | 
| ·相互依存不能消除国际贸易摩擦 | 第99-110页 | 
| ·相互依存关系作用的争论 | 第99-104页 | 
| ·相互依存不能成为消除国际贸易摩擦的保障 | 第104-110页 | 
| ·相互依存关系的加深对国际贸易摩擦的作用 | 第110-121页 | 
| ·制约国际贸易摩擦广度与烈度的基本因素 | 第110-116页 | 
| ·“零和”结果抑制国际贸易摩擦升级 | 第116-118页 | 
| ·第三方的投机行为促使国际贸易摩擦趋向缓和 | 第118-119页 | 
| ·国际协调有利于国际贸易摩擦的缓和 | 第119-121页 | 
| ·“退出”成本与国际贸易摩擦 | 第121-125页 | 
| ·“退出”成本博弈模型的建立 | 第121-124页 | 
| ·中美两国断绝贸易依存关系的假设分析 | 第124-125页 | 
| ·国际贸易摩擦的化解与相互依存 | 第125-144页 | 
| ·相互依存的动态发展 | 第125-133页 | 
| ·国际贸易摩擦凸显相互依存中的问题 | 第133-137页 | 
| ·国际贸易摩擦推动相互依存升级 | 第137-140页 | 
| ·国际贸易摩擦拓展了相互依存的空间 | 第140-143页 | 
| ·国际贸易摩擦的“倒逼机制”推动相互依存的深化 | 第143-144页 | 
| 本章小结 | 第144-146页 | 
| 4 相互依存与国际贸易摩擦互动关系的实证研究——以日美为例 | 第146-177页 | 
| ·日美相互依存的发展历程 | 第146-149页 | 
| ·日美贸易相互依存的发展 | 第146-147页 | 
| ·日美投资相互依存的发展 | 第147-149页 | 
| ·日美贸易摩擦的变迁 | 第149-152页 | 
| ·日美贸易摩擦的萌芽(20 世纪50 年代中期至60 年代中期) | 第149页 | 
| ·日美贸易摩擦的升级(20 世纪60 年代中期至70 年代中期) | 第149-150页 | 
| ·日美贸易摩擦的全面冲突(20 世纪70 年代中期至至90 年代中期) | 第150-152页 | 
| ·日美贸易摩擦的缓和(20 世纪90 年代中期至今) | 第152页 | 
| ·日美相互依存与贸易摩擦关系的实证分析 | 第152-176页 | 
| ·相互依存与国际贸易摩擦关系的类型 | 第152-157页 | 
| ·日美相互依存与贸易摩擦关系变动的轨迹 | 第157-172页 | 
| ·日美相互依存与贸易摩擦关系的实证检验 | 第172-176页 | 
| 本章小结 | 第176-177页 | 
| 5 相互依存中的中国对外贸易摩擦 | 第177-208页 | 
| ·中外相互依存关系现状 | 第177-189页 | 
| ·对外贸易相互依存日益紧密 | 第177-182页 | 
| ·投资相互依存度不断加强 | 第182-186页 | 
| ·对外经济合作相互依存日益加深 | 第186-188页 | 
| ·金融活动相互依存方兴未艾 | 第188-189页 | 
| ·中外贸易摩擦的现状与特点 | 第189-193页 | 
| ·中外贸易摩擦的现状 | 第189-190页 | 
| ·中外贸易摩擦的新特点 | 第190-193页 | 
| ·化解相互依存中贸易摩擦的对策 | 第193-207页 | 
| ·发展对称性相互依存 | 第194-195页 | 
| ·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 | 第195-196页 | 
| ·扩大内需,巩固国内市场 | 第196-197页 | 
| ·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 | 第197-198页 | 
| ·实施走出去战略 | 第198页 | 
| ·提高利益集团的影响力 | 第198-202页 | 
| ·发挥行业协会的协调作用 | 第202-205页 | 
| ·促进双边外交与多边外交紧密配合 | 第205-207页 | 
| 本章小结 | 第207-208页 | 
| 参考文献 | 第208-219页 | 
| 致谢 | 第219-220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第220-22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