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导言 | 第10-11页 |
第一章 心证过程公开——自由心证客观化的重要保障 | 第11-22页 |
第一节 客观自由心证——强调对心证的制约 | 第11-17页 |
一、客观自由心证的确立 | 第11-12页 |
二、客观自由心证的制约措施 | 第12-17页 |
第二节 心证过程公开——自由心证客观化的重要保障 | 第17-22页 |
一、心证过程公开的涵义 | 第17-19页 |
二、心证过程公开的重要功能——制约心证的形成过程 | 第19-22页 |
第二章 心证过程公开的性质及义务范围的界定 | 第22-36页 |
第一节 当事人主义为主诉讼模式下的心证过程公开 | 第22-26页 |
一、民事诉讼模式的选择 | 第22-24页 |
二、当事人主义为主诉讼模式与心证过程公开在法理基础上的一致性 | 第24-25页 |
三、当事人主义为主诉讼模式对心证过程公开的约束 | 第25-26页 |
第二节 当事人主义为主模式下心证过程公开的性质及义务范围 | 第26-36页 |
一、心证过程公开与阐明权的关系 | 第26-30页 |
二、心证过程公开的性质及义务范围 | 第30-36页 |
第三章 我国心证过程公开制度的完善 | 第36-44页 |
第一节 我国实行心证过程公开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 第36-40页 |
一、我国实行心证过程公开的必要性分析 | 第36-39页 |
二、我国实行心证过程公开的可行性分析 | 第39-40页 |
第二节 完善我国心证过程公开制度的具体设想 | 第40-44页 |
一、现有制度范围内心证过程公开的实施 | 第41-42页 |
二、对我国的举证时限制度进行调整后的心证过程公开义务的规范 | 第42-44页 |
结语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47-48页 |
后记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