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系统多进程服务器软件技术的研究与实现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0-14页 |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课题来源 | 第12页 |
·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 第12-14页 |
第2章 网络性能管理系统产品介绍 | 第14-19页 |
·NPMS系统定义 | 第14-15页 |
·NPMS系统产品描述 | 第14页 |
·产品面向的用户群体 | 第14-15页 |
·NPMS系统结构介绍 | 第15-16页 |
·NPMS系统软件层次 | 第15页 |
·NPMS系统硬件体系结构 | 第15-16页 |
·NPMS产品的功能需求 | 第16-19页 |
第3章 主流网络管理协议 | 第19-28页 |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 | 第19-20页 |
·SNMP简介 | 第19-20页 |
·SNMP适用范围及特点 | 第20页 |
·NetFlow协议 | 第20-26页 |
·NetFlow起源及定义 | 第20-21页 |
·NetFlow版本演进 | 第21-22页 |
·NetFlow V5与NetFlow V7 | 第22-24页 |
·NetFlow V9 | 第24-25页 |
·NetFlow适用范围及特点 | 第25-26页 |
·sFlow简介 | 第26-28页 |
·sFlow定义 | 第26页 |
·sFlow特点与优势 | 第26-28页 |
第4章 系统需求分析及关键技术研究 | 第28-40页 |
·系统功能性需求 | 第28-30页 |
·网络元数据的采集 | 第28页 |
·元数据格式转化及统一 | 第28-30页 |
·xflow信息的存储及简单统计 | 第30页 |
·系统保障性需求 | 第30-31页 |
·系统只有单一副本在后台运行 | 第30页 |
·信号屏蔽及心跳机制 | 第30-31页 |
·系统初始化及退出清理 | 第31页 |
·关键性技术研究 | 第31-40页 |
·Linux下的多进程编程 | 第32-34页 |
·IPC研究与比较 | 第34-36页 |
·Berkeley DB的引入 | 第36-40页 |
第5章 系统开发环境和总体设计 | 第40-44页 |
·系统的开发环境 | 第40-42页 |
·系统的开发平台 | 第40页 |
·极限编程模式 | 第40-42页 |
·系统的总体设计 | 第42-44页 |
第6章 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 第44-61页 |
·NetFlow的接收、转换及传递 | 第44-47页 |
·IP过滤策略 | 第44页 |
·NetFlow的接收 | 第44-45页 |
·NetFlow的转换、传递与统计 | 第45-47页 |
·系统初始化及退出清理 | 第47-51页 |
·系统单一副本运行的实现 | 第47-49页 |
·系统资源的初始化 | 第49-50页 |
·系统退出的资源清理 | 第50-51页 |
·系统的后台运行 | 第51-52页 |
·基于域套接字心跳机制的实现 | 第52-57页 |
·心跳机制的必要性 | 第52页 |
·心跳机制的内涵及IPC方式的选择 | 第52-53页 |
·心跳机制的具体实现 | 第53-57页 |
·多进程下Berkeley DB的操作 | 第57-61页 |
第7章 结论和展望 | 第61-63页 |
·结论 | 第61页 |
·展望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5页 |
缩略词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