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广播、电视事业论文--广播、电视工作理论论文

电视负面影响及解决对策研究

中文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10页
绪论第10-16页
 (一) 研究背景——电视负面影响概述第10-12页
 (二) 研究思路与创新点第12-13页
 (三)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3-14页
 (四) 章节安排第14-16页
第一章 电视负面影响研究综述及存在不足——对电视负面影响的认识第16-32页
 一、电视负面影响研究综述第17-27页
  (一) 电视负面影响的早期学术研究第17-20页
   1. 李普曼的“拟态环境”第17-18页
   2. 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的“麻醉效果”第18-20页
   3. 新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视角第20页
  (二) 电视负面影响研究的发展与深入——传播学对电视负面影响研究的理论贡献第20-26页
   1. 经验学派——传播功能理论第21-22页
   2. 批判学派第22-25页
   3. 媒介环境学派第25-26页
  (三) 电视负面影响研究的研究方法第26-27页
   1. “电视负面影响研究”研究方法的特点第26页
   2. 思辨与实证的研究方法第26-27页
 二、目前电视影响研究存在的不足第27-32页
  (一) 电视影响研究的不足第27-29页
  (二) 电视影响研究的难点第29-32页
第二章 电视负面影响研究的概念界定及影响的表现分类第32-43页
 一、电视负面影响研究的概念辨析和理论定位第32-35页
  (一) 电视负面影响研究的概念辨析第32-33页
   1. 电视负面影响研究与大众媒介传播效果研究第32-33页
   2. 电视负面影响研究与电视批评研究第33页
  (二) 电视负面影响研究的理论定位第33-35页
 二、电视负面影响的分类第35-43页
  (一) 从影响的效果来分第36-40页
   1. 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第38页
   2. 短期影响和长期影响第38-39页
   3. 普遍影响和特殊影响(整体影响和个体影响)第39页
   4. 显性影响和隐性影响第39-40页
  (二) 从影响的对象来分第40-43页
第三章 电视负面影响产生原因探析第43-51页
 一、电视负面影响产生的条件一一电视负面影响产生的“条件说”第43-46页
  (一) 电视负面影响“条件说”简介第43-44页
  (二) 传播过程与电视负面影响的关系第44-46页
  (三) 电视负面影响研究的实用性与实践性第46页
 二、电视负面影响如何发挥作用?第46-51页
  (一) 电视负面影响的对象与电视负面影响第46-49页
   1. 电视负面影响与人第46-47页
   2. 电视负面影响与电视第47-48页
   3. 电视负面影响与政治、经济第48-49页
  (二) 电视负面影响的作用机制第49-51页
第四章 电视负面影响的解决对策第51-60页
 一、国外相对成熟的经验第51-54页
  (一) 国家立法第51-53页
  (二) 媒介自主检查(媒介自律)第53页
  (三) 开办公共频道第53-54页
  (四) 实行影视播出分级制第54页
 二、我们的对策第54-60页
  (一) 源头治理(制作监管的人)——完善媒介政策、加强管理第54-57页
   1. 政府监管部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第54-55页
   2. 改革我国现有的公共频道第55-56页
   3. 影视制作机构——提高电视节目的质量第56页
   4. 影视播放机构——实行分级制、做好“把关人”第56-57页
  (二) 加强媒介素养教育第57-59页
  (三) 健全媒介批评体系第59-60页
结语 电视负面影响之辨第60-64页
 一、对电视的批判容易陷入的误区第60-61页
 二、电视负面影响的根本在于人第61页
 三、人与电视之间的的主客体论第61-64页
注释第64-66页
参考文献第66-69页
致谢第69-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台湾电视娱乐节目的后现代主义倾向研究
下一篇:电视体育解说存在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