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共谋未行”的性质及刑事责任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引言 | 第9-10页 |
| 第1章 “共谋未行”的概念 | 第10-18页 |
| ·共谋的概念 | 第10-12页 |
| ·共谋在古代刑法中的涵义 | 第10页 |
| ·学界对共谋概念的争议 | 第10-12页 |
| ·共谋与相近概念辨析 | 第12-16页 |
| ·共谋与犯意表示 | 第12-14页 |
| ·共谋与意思联络 | 第14-15页 |
| ·共谋与阴谋 | 第15-16页 |
| ·“共谋未行”的界说 | 第16-18页 |
| 第2章 “共谋未行”的性质 | 第18-35页 |
| ·“共谋未行”性质之歧见 | 第18-28页 |
| ·大陆法系对“共谋未行”性质的理解 | 第18-22页 |
| ·英美法系对“共谋未行”的规定 | 第22-23页 |
| ·对以上观点的评述 | 第23-25页 |
| ·我国刑法界对“共谋未行”性质的论争 | 第25-28页 |
| ·“共谋未行”的性质探析 | 第28-35页 |
| ·“共谋未行”在共同犯罪中的定位 | 第28-29页 |
| ·“共谋未行”在犯罪阶段中的定位 | 第29-35页 |
| 第3章 “共谋未行”的刑事责任 | 第35-40页 |
| ·“共谋未行”刑事责任的根据 | 第35-36页 |
| ·“共谋未行”刑事责任的处罚原则 | 第36-40页 |
| ·整体评价原则 | 第36-37页 |
| ·区别对待原则 | 第37-40页 |
| 结语 | 第40-41页 |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 致谢 | 第43-44页 |
|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