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肇事后移置被害人行为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引言 | 第8-10页 |
| 第1章 交通肇事后移置被害人行为的界定 | 第10-16页 |
| ·交通肇事后移置被害人行为的含义 | 第10-12页 |
| ·移置行为的内容 | 第10-11页 |
| ·移置行为的对象 | 第11页 |
| ·移置行为的结果 | 第11-12页 |
| ·交通肇事后移置被害人行为的类型 | 第12-16页 |
| ·肇事者移置与第三人移置 | 第12-14页 |
| ·移置于“排他性场所”与移置于“非排他性场所” | 第14-16页 |
| 第2章 交通肇事后移置被害人行为的属性 | 第16-24页 |
| ·肇事者移置行为的属性 | 第16-22页 |
| ·肇事者移置行为属性的争议 | 第16-19页 |
| ·对“作为说”与“不作为说”的评析 | 第19-20页 |
| ·肇事者移置行为属性的确定 | 第20-22页 |
| ·第三人移置行为的属性 | 第22-24页 |
| 第3章 交通肇事后移置被害人行为的定性 | 第24-35页 |
| ·肇事者移置行为的定性 | 第25-32页 |
| ·移置被害人于“排他性场合”的定性 | 第25-29页 |
| ·移置被害人于“非排他性场合”的定性 | 第29-32页 |
| ·第三人移置行为的定性 | 第32-35页 |
| ·移置被害人于“排他性场合”的定性 | 第32-33页 |
| ·移置被害人于“非排他性场合”的定性 | 第33-35页 |
| 结语 | 第35-36页 |
| 参考文献 | 第36-39页 |
| 致谢 | 第39-40页 |
| 附录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