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6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6-26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6-17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7-24页 |
·研究内容与创新 | 第24-26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6-37页 |
·黄芩试验地概况 | 第26页 |
·黄芩驯化栽培的研究方法 | 第26-30页 |
·黄芩生理指标测定方法 | 第30-31页 |
·黄芩种子发芽和保护酶活性测定 | 第31-32页 |
·黄芩光合生理生态研究 | 第32-34页 |
·黄芩质量测定方法 | 第34-37页 |
第三章 黄芩种子萌发与生理特性 | 第37-43页 |
·黄芩种子发芽适宜环境条件 | 第37-40页 |
·不同年限黄芩种子发芽期保护酶活性及其与发芽率的关系 | 第40-43页 |
第四章 黄芩驯化栽培研究 | 第43-63页 |
·播期对1年生黄芩生长的影响 | 第43-44页 |
·播种密度对黄芩生育性状和生物产量的影响 | 第44-50页 |
·施肥对1年生黄芩生长的影响 | 第50-52页 |
·水分对1年生黄芩生长的影响 | 第52-57页 |
·光照处理对黄芩生物产量的影响 | 第57-58页 |
·土壤对黄芩生物产量的影响 | 第58-59页 |
·黄芩生长和生物产量积累规律 | 第59-63页 |
第五章 黄芩生理特性变化与环境因子关系的研究 | 第63-69页 |
·环境因子对栽培黄芩可溶性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第63-66页 |
·栽培黄芩不同时期生理特性变化的研究 | 第66-69页 |
第六章 黄芩生理功能变化与环境因子关系 | 第69-91页 |
·1、2年生黄芩光合生理功能变化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 第69-71页 |
·2年生黄芩上、中、下叶片光合生理功能变化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 第71-74页 |
·不同时期黄芩光合生理功能变化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 第74-78页 |
·不同生态区黄芩光合生理功能变化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 第78-84页 |
·水分对黄芩光合生理功能的影响 | 第84-91页 |
第七章 黄芩药材质量的评价研究 | 第91-110页 |
·长春1、2年生黄芩质量 | 第91-92页 |
·不同生态区1、2年生黄芩质量 | 第92-93页 |
·黄芩种植密度对总黄酮的影响 | 第93-95页 |
·水分供给量对黄芩质量的影响 | 第95-97页 |
·光照对黄芩苷和总黄酮的影响 | 第97页 |
·黄芩质量与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的关系 | 第97-99页 |
·黄芩指纹图谱 | 第99-105页 |
·黄芩苷与黄芩根全氮、全磷、全钾的关系 | 第105-106页 |
·黄芩质量与黄芩生物产量的关系 | 第106-110页 |
第八章 讨论 | 第110-117页 |
·黄芩种子萌发与生理特性 | 第110页 |
·栽培措施对黄芩生长的影响 | 第110-111页 |
·环境因子对黄芩生长的影响 | 第111-112页 |
·黄芩生长发育规律 | 第112页 |
·黄芩光合生理生态特性 | 第112-115页 |
·黄芩药材质量评价 | 第115-117页 |
第九章 结论 | 第117-122页 |
·栽培措施对黄芩生物产量和外观品质的影响 | 第117页 |
·生态因子对黄芩生物产量和外观品质的影响 | 第117-118页 |
·黄芩种子萌发与生理特性 | 第118-119页 |
·黄芩生长和发育规律 | 第119页 |
·黄芩光合生理生态特性 | 第119-120页 |
·黄芩药材质量及评价 | 第120-121页 |
·黄芩最佳采收期 | 第121-122页 |
参考文献 | 第122-128页 |
致谢 | 第128-129页 |
个人简介 | 第12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