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15页 |
| 1 引言 | 第15-31页 |
| ·小家鼠进化遗传学研究现状 | 第15-20页 |
| ·小家鼠进化遗传学研究位标 | 第15-17页 |
| ·小家鼠分子进化遗传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 ·分子系统学的方法论 | 第19-20页 |
| ·小家鼠资源利用现状 | 第20-23页 |
| ·小家鼠在研究人类复杂疾病中的优势 | 第20-21页 |
| ·小家鼠资源应用于复杂疾病易感基因研究进展 | 第21-23页 |
| ·本研究相关技术研究进展 | 第23-29页 |
| ·荧光-构象敏感凝胶电泳 | 第23-25页 |
| ·LDR-测序仪电泳SNP分型技术 | 第25-27页 |
| ·通用荧光引物在荧光PCR反应中的应用 | 第27-29页 |
| ·本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9-31页 |
| ·研究目的 | 第29页 |
| ·研究意义 | 第29-31页 |
| 2 材料与方法 | 第31-45页 |
| ·小家鼠样本采集 | 第31-32页 |
| ·实验仪器及试剂 | 第32-35页 |
| ·实验仪器 | 第32-33页 |
| ·实验试剂 | 第33页 |
| ·溶液配制方法 | 第33-35页 |
| ·实验方法 | 第35-43页 |
| ·小鼠DNA抽提及保存 | 第35页 |
| ·荧光构象敏感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筛查碱基突变 | 第35-38页 |
| ·DNA测序 | 第38-39页 |
| ·微卫星序列扩增及检测 | 第39-41页 |
| ·LDR-测序仪SNP分型 | 第41-43页 |
| ·所用软件和网络数据库资源 | 第43页 |
| ·统计学分析方案 | 第43-45页 |
| 3 结果分析 | 第45-60页 |
| ·鼠尾组织基因组DNA电泳 | 第45页 |
| ·F-CSGE检测线粒体未知突变 | 第45-49页 |
| ·F-CSGE的SNPs检测效果 | 第45-46页 |
| ·F-CSGE峰型状态与突变DNA区段关系 | 第46-47页 |
| ·线粒体DNA编码区SNPs | 第47-48页 |
| ·标签mtSNPs选择 | 第48-49页 |
| ·autosomal STR分型及群体遗传结构 | 第49-53页 |
| ·autosomal STR等位基因组成 | 第49-50页 |
| ·autosomal STR多态性及群体遗传杂合度 | 第50-51页 |
| ·autosomal STR哈代-温伯格平衡和群体遗传分化 | 第51-52页 |
| ·群体间的亲缘关系及系统进化树 | 第52-53页 |
| ·mtSNPs分型结果及遗传结构分析 | 第53-58页 |
| ·mtSNPs分型结果 | 第53-54页 |
| ·mtSNPs单倍型组成 | 第54-55页 |
| ·mtSNPs单倍型多态性分析 | 第55-56页 |
| ·mtSNPs祖先单倍型分析 | 第56-57页 |
| ·mtSNPs在群体内及群体间多态性分析 | 第57页 |
| ·群体间的亲缘关系及系统进化树 | 第57-58页 |
| ·综合两类遗传标记构建系统进化树 | 第58-60页 |
| 4 讨论 | 第60-63页 |
| ·上海地区小家鼠常染色体STR多态性 | 第60页 |
| ·上海地区小家鼠MTSNPs多态性 | 第60-62页 |
| ·mtSNPs单体型比较和小鼠迁移假说 | 第60-61页 |
| ·mtSNPs多态性应用群体遗传结构优势 | 第61-62页 |
| ·mtSNPs和autosomal STR数据在构建系统进化树中的差异比较 | 第62-63页 |
| 5 结论和展望 | 第63-64页 |
| 参考文献 | 第64-69页 |
| 课题来源 | 第69-70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 第70-71页 |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