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境在小说中的修辞作用研究--以中国现当代小说为例
| 致谢 | 第1-4页 |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前言 | 第8-12页 |
| ·国内外关于语境与修辞的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8-9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 ·研究语境在小说中修辞作用的价值和意义 | 第10-11页 |
|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 第一章 现代语言学学科视角下的语境理论 | 第12-15页 |
| ·语义学视角下的语境理论 | 第12-13页 |
| ·语篇学视角下的语境理论 | 第13页 |
| ·修辞学视角下的语境理论 | 第13-15页 |
| 第二章 言内语境在小说中的修辞作用 | 第15-33页 |
| ·语境在词语选用上的作用 | 第15-22页 |
| ·代词的运用 | 第15-16页 |
| ·反义词的运用 | 第16-18页 |
| ·色彩词的运用 | 第18-21页 |
| ·歇后语的运用 | 第21-22页 |
| ·语境对句子选用的制约作用 | 第22-26页 |
| ·句式的选择 | 第22-25页 |
| ·句义的理解 | 第25-26页 |
| ·语境对插入图符的选定作用 | 第26-30页 |
| ·图形的运用 | 第27-28页 |
| ·标点符号的运用 | 第28-29页 |
| ·特殊符号的运用 | 第29-30页 |
| ·语境在语体选用上的作用 | 第30-33页 |
| ·小说中谈话体的运用 | 第30页 |
| ·小说中应用文体的运用 | 第30-31页 |
| ·小说中诗歌体的运用 | 第31-32页 |
| ·小说中语体术语的运用 | 第32-33页 |
| 第三章 言外语境在小说中的修辞作用 | 第33-41页 |
| ·社会语境在小说中的修辞作用 | 第33-35页 |
| ·小说描绘的社会环境 | 第33-34页 |
| ·作家生活的时代环境 | 第34-35页 |
| ·文化语境在小说中的修辞作用 | 第35-38页 |
| ·地域文化 | 第35-37页 |
| ·传统文化 | 第37-38页 |
| ·心理语境在小说中的修辞作用 | 第38-41页 |
| ·小说中的人物心理 | 第38-39页 |
| ·读者的心理 | 第39-40页 |
| ·作者的心理 | 第40-41页 |
| 第四章 小说修辞要关照语境 | 第41-47页 |
| ·小说修辞格的运用依赖语境 | 第41-42页 |
| ·仿词与语境 | 第41-42页 |
| ·双关与语境 | 第42页 |
| ·小说的人物塑造需借助语境 | 第42-44页 |
| ·小说人物性格的塑造 | 第42-43页 |
| ·小说人物结局的设置 | 第43-44页 |
| ·读者对小说的解读要借助语境 | 第44-47页 |
| ·读者对小说人物的解读 | 第44-45页 |
| ·读者对小说主旨的认识 | 第45-47页 |
| 结语 | 第47-48页 |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1-52页 |
| 摘要 | 第52-54页 |
| Abstract | 第54-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