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30页 |
·Ti-Al基合金 | 第11-17页 |
·有序金属间化合物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1-13页 |
·γ-TiAl合金的结构、组织、性能 | 第13-17页 |
·TiAl合金抗高温氧化研究进展 | 第17-22页 |
·合金元素对TiAl合金抗高温氧化性能的影响 | 第17-18页 |
·表面处理技术对TiAl合金抗高温氧化性能的影响 | 第18-22页 |
·双层辉光等离子渗金属技术 | 第22-24页 |
·辉光放电中粒子的碰撞 | 第24-28页 |
·辉光放电特性 | 第24-25页 |
·气体放电中粒子间的及气体粒子与固体表面间的相互作用 | 第25-27页 |
·阴极溅射规律 | 第27-28页 |
·课题的提出 | 第28-30页 |
·本课题提出的目的和意义 | 第28页 |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8-30页 |
第二章 试验设备、材料与方法 | 第30-34页 |
·渗金属试验设备及材料 | 第30-32页 |
·试验材料 | 第30-31页 |
·试验装置 | 第31-32页 |
·渗金属炉操作过程 | 第32页 |
·渗Cr工艺试验方案 | 第32-33页 |
·检测仪器及方法 | 第33页 |
·氧化试验方案 | 第33-34页 |
第三章 等离子渗Cr工艺优化 | 第34-45页 |
·工艺参数的优化 | 第34-38页 |
·温度的影响 | 第34-36页 |
·工作气压的影响 | 第36-37页 |
·压差的影响 | 第37-38页 |
·渗层成分及物相分析 | 第38-39页 |
·渗层硬度分布 | 第39-40页 |
·渗层厚度优化 | 第40-43页 |
·900℃氧化动力学曲线 | 第40-41页 |
·900℃氧化膜表面形貌及成分分析 | 第41-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第四章 磨损性能 | 第45-52页 |
·试验材料 | 第45-46页 |
·微动磨损 | 第46-48页 |
·高温磨损 | 第48-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第五章 TiAl合金渗Cr抗高温氧化性能分析 | 第52-78页 |
·金属高温氧化基础 | 第52-53页 |
·高温氧化定义 | 第52页 |
·金属高温氧化动力学分析 | 第52-53页 |
·金属高温氧化热力学分析 | 第53页 |
·650℃氧化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53-56页 |
·氧化动力学曲线及SEM表面形貌 | 第53-55页 |
·XRD衍射及GDS成分分析 | 第55-56页 |
·900℃氧化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56-71页 |
·TiAl900℃氧化 | 第56-64页 |
·TiAl-Cr900℃氧化 | 第64-71页 |
·1000℃氧化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71-74页 |
·氧化机理分析 | 第74-77页 |
·晶体结构与缺陷的影响 | 第74-75页 |
·溶质扩散的影响 | 第75-76页 |
·氧化动力学分析 | 第76-77页 |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第六章 放电粒子与固体碰撞 | 第78-85页 |
·建立模型 | 第79页 |
·Ar~+轰击Cr靶溅射量 | 第79-81页 |
·理论计算值 | 第79-80页 |
·实际溅射量 | 第80页 |
·模拟结果 | 第80-81页 |
·阴极吸收量 | 第81-82页 |
·试验结果 | 第81页 |
·模拟结果 | 第81-82页 |
·表面空位浓度 | 第82-83页 |
·表面Cr分布 | 第83-84页 |
·本章小结 | 第84-85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85-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92页 |
致谢 | 第92-9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