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管理问题研究
内容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导言 | 第11-12页 |
第1章 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制度的演进过程 | 第12-18页 |
·计划经济阶段 | 第12-13页 |
·改革发展阶段 | 第13-14页 |
·趋于完善阶段 | 第14-15页 |
·我国现行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制度框架 | 第15-18页 |
·基金的筹集模式 | 第15-16页 |
·基金的管理运营 | 第16-17页 |
·基金支付模式 | 第17页 |
·基金监督模式 | 第17-18页 |
第2章 影响和制约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管理的环境因素 | 第18-21页 |
·人口因素 | 第18-19页 |
·经济因素 | 第19-20页 |
·宏观经济的影响 | 第19页 |
·微观经济的影响 | 第19页 |
·资本市场的影响 | 第19-20页 |
·政府因素 | 第20页 |
·法律因素 | 第20-21页 |
第3章 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第21-30页 |
·筹资环节的政策失灵现象 | 第21-25页 |
·筹资制度的缺陷 | 第21-23页 |
·养老保险基金征收范围狭窄 | 第23-24页 |
·筹集方式有待改善 | 第24页 |
·费率偏高给企业带来沉重的包袱 | 第24-25页 |
·运营环节的绩效低下 | 第25-26页 |
·管理分散带来高成本和挤占挪用 | 第25页 |
·个人账户的空账运行 | 第25-26页 |
·运营渠道狭窄导致收益率低 | 第26页 |
·支付环节的制度缺漏 | 第26-28页 |
·现行退休年龄存在的问题 | 第26-27页 |
·基金余缺不均导致支付困难 | 第27-28页 |
·退休金支付中的漏洞 | 第28页 |
·替代率过高直接加大了基金支付压力 | 第28页 |
·基金监督环节的刚性不足 | 第28-30页 |
·监督主体借位 | 第29页 |
·监督责任不清 | 第29页 |
·监督信息不对称 | 第29-30页 |
第4章 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管理改革对策 | 第30-50页 |
·优化法制环境 | 第30-31页 |
·制定社会保险专门法 | 第30-31页 |
·完善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制度的法规条例 | 第31页 |
·增加政府责任和提高行政效率 | 第31-33页 |
·加大政府对转制成本的责任 | 第31-32页 |
·提高行政效率 | 第32-33页 |
·改变筹资模式 | 第33-39页 |
·降低费率 | 第33-35页 |
·实行社会保险税 | 第35-37页 |
·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 | 第37-38页 |
·建立基金调剂机制 | 第38-39页 |
·改善管理运营模式 | 第39-45页 |
·实行省级统筹 | 第39-41页 |
·构建多元化投资模式 | 第41-45页 |
·改革退休和支付制度 | 第45-46页 |
·提高退休年龄改革给付办法 | 第45-46页 |
·严控领取资格,防范道德风险 | 第46页 |
·构建相互制衡式的监督体制 | 第46-50页 |
·建立日常监督制度 | 第46-47页 |
·完善行政监督体系 | 第47页 |
·建立专职监督机构 | 第47-48页 |
·完善法律监督体系 | 第48页 |
·完善内部监控体系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