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森林树种论文--阔叶灌木论文

四种灌木植物光合效率对土壤水分的响应过程与机制

中文摘要第1-11页
ABSTRACT第11-15页
1 引言第15-33页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5-17页
     ·研究问题与目的第15-16页
     ·研究意义第16-17页
   ·研究进展与现状第17-33页
     ·植物光合生理生态学的研究进展第17-20页
     ·环境因子对植物生理生态特性的影响第20-30页
       ·土壤湿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第20-25页
       ·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第25-27页
       ·CO_2浓度升高对光合作用的影响第27-30页
     ·叶绿素荧光动力学机制研究进展第30-33页
       ·叶绿素荧光分析技术的应用进展第30-31页
       ·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在植物逆境生理中的应用第31-33页
2 材料与方法第33-39页
   ·试验地自然概况第33页
   ·试验材料第33-34页
   ·研究内容第34-35页
   ·研究方法第35-39页
     ·试验布设与水分控制第35页
     ·光合作用及叶绿素荧光日变化第35-36页
     ·光合作用的光响应过程第36-37页
     ·光合作用的CO_2响应过程第37页
     ·数据处理与分析第37-39页
3 结果与分析第39-92页
   ·不同土壤湿度下灌木光合效率及叶绿素荧光的日动态过程与机制第39-60页
     ·叶片光合作用效率参数日动态过程第39-47页
       ·净光合速率的日动态第39-44页
       ·蒸腾速率的日动态第44页
       ·水分利用效率的日动态第44-47页
       ·胞间CO_2浓度和气孔限制值的日动态第47页
     ·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日动态过程第47-55页
       ·F_o与F_m的日动态第47-50页
       ·F_v/F_m的日动态第50-52页
       ·Φ_(PSⅡ)、NPQ 的日动态第52-55页
     ·不同灌木光合效率参数与环境因子相关性第55-60页
   ·不同土壤湿度下灌木光合作用效率的光响应过程与机制第60-80页
     ·净光合速率的光响应第60-64页
     ·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光响应第64-67页
     ·不同灌木植物光合作用光响应过程模型第67-73页
     ·不同灌木光合效率对光照和土壤湿度的阈值响应特征第73-78页
     ·不同灌木光合作用适宜的土壤含水量阈值第78-80页
   ·不同土壤湿度下灌木光合效率的CO_2响应过程与机制第80-92页
     ·净光合速率的CO_2响应第80-82页
     ·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的CO_2响应第82-86页
     ·不同灌木光合效率对CO_2 浓度和土壤湿度的阈值响应特征第86-92页
4 讨论第92-100页
   ·四种灌木光合作用日变化类型及其气孔与非气孔限制第92-93页
   ·四种灌木光合作用的“午休”现象及其光抑制机理第93-95页
   ·四种灌木植物的光能利用特征及其土壤水分关系第95-96页
   ·四种灌木植物的CO_2羧化特征及其土壤水分关系第96-97页
   ·四种灌木光合作用高效用水的土壤水分阈值第97-100页
5 结论第100-104页
   ·四种灌木植物光合作用效率日变化特征与生理机制第100-101页
   ·四种灌木光合作用效率对光照强度和土壤湿度的响应特征第101-102页
   ·四种灌木植物光合作用光响应过程的模拟及其适宜的模型第102页
   ·四种灌木植物光合效率对大气CO_2的响应特征第102-104页
参考文献第104-118页
致谢第118-119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119页

论文共11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杨树品种更替连作对土壤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外源酚酸的化感效应
下一篇:基于“3S”技术的峨庄流域土壤侵蚀格局及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