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目录 | 第6-8页 |
第一部分 前言 | 第8-23页 |
·脂联素的结构和生化特性 | 第8-11页 |
·脂联素的发现 | 第8页 |
·脂联素的基因结构 | 第8-9页 |
·脂联素的蛋白结构 | 第9-10页 |
·脂联素的生化特性 | 第10-11页 |
·脂联素的血浆浓度及其合成及分泌的影响因素 | 第11-13页 |
·血浆浓度 | 第11页 |
·影响因素 | 第11-13页 |
·脂联素的分子受体 | 第13-14页 |
·脂联素受体的结构 | 第13页 |
·脂联素受体的表达调控 | 第13-14页 |
·脂联素的信号转导 | 第14-15页 |
·PPARα信号转导通路 | 第14-15页 |
·AMPK信号转导通路 | 第15页 |
·脂联素的生物学作用 | 第15-19页 |
·脂联素对脂肪和糖类代谢的影响 | 第15-16页 |
·脂联素对高血压和肥胖的作用 | 第16-17页 |
·脂联素对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 第17页 |
·脂联素对血管内皮分泌功能的影响 | 第17-18页 |
·脂联素的抗炎及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 第18-19页 |
·脂联素在非酒精性脂肪肝和肾脏病变中的作用 | 第19页 |
·脂联素在肾脏病变中的作用 | 第19页 |
·巴斯德毕赤酵母表达系统 | 第19-21页 |
·巴斯德毕赤酵母表达系统生产外源蛋白研究进展 | 第20页 |
·巴斯德毕赤酵母表达系统的优势 | 第20-21页 |
·该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内容 | 第21-23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1-22页 |
·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第二部分 材料和方法 | 第23-44页 |
·实验材料 | 第23-28页 |
·血液 | 第23页 |
·菌株与质粒 | 第23页 |
·主要生化试剂 | 第23页 |
·主要仪器 | 第23-24页 |
·培养基及实验试剂配制 | 第24-28页 |
·实验方法 | 第28-44页 |
·人血液中提取人基因组DNA | 第28页 |
·重叠延伸PCR法克隆人脂联素基因编码序列 | 第28-30页 |
·克隆载体pGEM-T-ADPN构建及检测 | 第30-32页 |
·酵母表达载体pPIC3.5K-ADPN的构建及检测 | 第32-34页 |
·酵母表达载体的线性化和纯化 | 第34页 |
·毕赤酵母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和电击转化 | 第34-35页 |
·毕赤酵母转化子基因组的提取 | 第35-36页 |
·酵母转化子的PCR鉴定 | 第36-37页 |
·重组子的Southern杂交鉴定 | 第37-40页 |
·人脂联素基因的诱导表达和Western杂交检测 | 第40-44页 |
第三部分 实验结果 | 第44-57页 |
·人脂联素基因cDNA序列的克隆 | 第44-45页 |
·人血液中提取人基因组总DNA | 第44页 |
·人脂联素基因两外显子的获得 | 第44-45页 |
·重叠延伸PCR法拼接人脂联素基因cDNA序列 | 第45页 |
·克隆载体pGEM-T-ADPN的检测 | 第45-47页 |
·pGEM-T-ADPN的PCR检测 | 第46页 |
·pGEM-T-ADPN的双酶切检测 | 第46-47页 |
·目的基因的测序及其翻译序列分析 | 第47-50页 |
·目的基因的测序结果 | 第47-48页 |
·目的基因翻译序列分析 | 第48-50页 |
·酵母表达载体pPIC3.5K-ADPN的鉴定 | 第50-52页 |
·酵母表达载体pPIC3.5K-ADPN的构建流程 | 第51-52页 |
·pPIC3.5K-ADPN的PCR和双酶切鉴定 | 第52页 |
·酵母转化子的筛选及鉴定 | 第52-54页 |
·营养缺陷型筛选和G418抗生素筛选 | 第52-53页 |
·酵母转化子的PCR鉴定 | 第53页 |
·重组酵母基因组southern杂交鉴定结果 | 第53-54页 |
·目的蛋白的诱导表达分析 | 第54-57页 |
·重组酵母诱导表达及其SDS-PAGE分析 | 第54-55页 |
·人脂联素的诱导表达和Western杂交鉴定 | 第55-57页 |
第四部分 讨论 | 第57-60页 |
·重叠延伸PCR法克隆人脂联素基因cDNA序列 | 第57页 |
·毕赤酵母重组子的筛选 | 第57-58页 |
·关于western杂交的内参蛋白 | 第58-59页 |
·人脂联素的表达效率 | 第59-60页 |
第五部分 小结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