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地质学论文--动力地质学论文--外力作用论文--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论文

青藏高原东部流域盆地陆地风化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1页
第1章 引言第11-22页
   ·陆地化学风化与全球气候变化的研究现状第11-18页
     ·气候变冷——新生代全球变化的一个重要现象第11-12页
     ·全球气候变化主要控制因素第12-13页
     ·陆地硅酸盐岩风化是造成新生代气候变冷的重要因素第13-16页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主要问题第16-18页
   ·开展青藏高原东部流域盆地陆地风化研究的意义第18-19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9-20页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20-21页
   ·完成工作量第21-22页
第2章 自然环境第22-32页
   ·地形地貌特征第22-24页
   ·地质构造单元划分和主要岩石地层特征第24-27页
   ·气候第27页
   ·土壤第27-29页
   ·水文第29-32页
     ·现代冰川第29页
     ·河流水文第29-32页
第3章 长江河流主要离子地球化学特征第32-56页
   ·长江河流主要离子地球化学特征第32-43页
     ·长江主要离子分析数据总体特征第32-39页
     ·河流悬浮载荷粘土矿物特征第39-41页
     ·长江流域河流床底载荷沙质沉积物矿物成分特征第41-43页
   ·各次级流域主要离子水化学与岩石风化第43-56页
     ·金沙江主要离子水化学与岩石风化第43-52页
     ·雅砻江、大渡河和岷江主要离子水化学与岩石风化第52-56页
第4章 岷江和大渡河河水溶质载荷主要离子监测第56-69页
   ·基本情况第56-57页
   ·水化学分析数据一般特征第57-59页
     ·NICB特征第58页
     ·主要阳离子TZ~+特征第58页
     ·主要阴阳离子分布特征第58-59页
   ·化学剥蚀通量与机械剥蚀通量第59-63页
     ·化学剥蚀通量与机械剥蚀通量的计算误差第59-62页
     ·化学剥蚀通量与机械剥蚀通量的关系第62页
     ·化学剥蚀通量和机械剥蚀通量与河流流量的关系第62-63页
   ·河水主要离子浓度与河流流量的关系第63页
   ·人类活动对河流水化学环境的影响第63-69页
     ·上游监测站溶质载荷水化学背景值计算第65-66页
     ·下游高场目标监测站与上游水化学背景值的比较第66页
     ·目标监测站(高场站)水化学特征在时间序列上的变化第66-69页
第5章 黄河河流主要离子地球化学特征第69-72页
   ·主要离子水化学NICB特征第69-70页
   ·主要阳离子TZ~+特征第70页
   ·主要阴阳离子分布特征第70-71页
   ·黄河悬浮载荷粘土矿物特征第71页
   ·黄河床底载荷沙质矿物特征第71-72页
第6章 澜沧江河流主要离子地球化学特征第72-75页
   ·主要离子水化学NICB特征第72-73页
   ·主要阳离子TZ~+第73页
   ·主要阴阳离子分布特征第73页
   ·澜沧江悬浮载荷粘土矿物特征第73-74页
   ·澜沧江床底载荷沙质矿物特征第74-75页
第7章 长江流域地表化学剥蚀通量、剥蚀速率和大气CO_2净消耗率第75-79页
   ·高原东部长江流域地表化学剥蚀通量和剥蚀速率第75-76页
   ·流域盆地地表化学风化大气CO_2净消耗率第76-79页
第8章 长江流域地表化学剥蚀速率(CDR)主要控制因素第79-82页
   ·国际上关于CDR主控因素的几种认识第79页
   ·青藏高原东部长江流域地表CDR主要控制因素第79-81页
   ·高原东部长江流域地表CDR与构造、气候的关系第81-82页
结论第82-85页
致谢第85-86页
参考文献第86-89页
附录第89-91页

论文共9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煤系地层成煤环境及层序地层研究--以青海省石炭系~侏罗系为例
下一篇:川东二叠纪层序充填与沉积物分布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