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资本管制下的贸易收支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导言 | 第10-17页 |
一、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第10-13页 |
二、研究的内容与逻辑结构 | 第13-15页 |
三、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第15-16页 |
四、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第16-17页 |
第二章 文献述评 | 第17-32页 |
第一节 贸易收支影响因素的理论研究 | 第17-24页 |
一、传统的贸易收支理论 | 第17-22页 |
二、储蓄-投资缺口理论 | 第22-23页 |
三、资本项目因素理论 | 第23-24页 |
第二节 贸易收支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 第24-29页 |
一、实际汇率对贸易收支的影响 | 第24-28页 |
二、储蓄-投资缺口对贸易收支的影响 | 第28页 |
三、资本项目因素对贸易收支的影响 | 第28-29页 |
第三节 对相关文献的总体评价――本文的分析视角 | 第29-32页 |
第三章 资本管制与贸易收支的关系分析 | 第32-67页 |
第一节 我国资本管制的历程及有效性 | 第32-41页 |
一、资本管制的涵义 | 第32-33页 |
二、我国资本管制的历程 | 第33-35页 |
三、我国资本管制的有效性 | 第35-41页 |
第二节 逃避资本管制的理论分析 | 第41-46页 |
一、逃避资本管制的收益分析 | 第41-43页 |
二、逃避资本管制的成本分析 | 第43-45页 |
三、逃避资本管制的博弈分析 | 第45-46页 |
第三节 我国贸易收支的特征 | 第46-56页 |
一、我国贸易收支的管理变化 | 第46-50页 |
二、我国贸易收支的状况 | 第50-52页 |
三、我国贸易收支的特征 | 第52-56页 |
第四节 资本管制对贸易收支的影响分析 | 第56-67页 |
一、国际收支账户构成及其相互关系 | 第56-57页 |
二、资本管制对贸易收支的影响机制 | 第57-60页 |
三、热钱通过贸易渠道流动的主要方式 | 第60-62页 |
四、汇率预期、资本流动与我国贸易收支 | 第62-67页 |
第四章 资本管制下我国贸易收支的实证研究 | 第67-81页 |
第一节 基于传统贸易收支理论的实证研究 | 第67-73页 |
一、模型建立 | 第67-68页 |
二、数据选取 | 第68-70页 |
三、实证分析 | 第70-72页 |
四、结果分析 | 第72-73页 |
第二节 基于资本管制下贸易收支的实证研究 | 第73-81页 |
一、构建资本管制下的贸易收支模型 | 第73-74页 |
二、对我国贸易收支的实证研究 | 第74-80页 |
三、实证结果评述 | 第80-81页 |
第五章 我国贸易项下热钱流动规模的测算及影响 | 第81-99页 |
第一节 贸易项下热钱测算方法的文献回顾 | 第81-83页 |
第二节 贸易项下热钱规模的测算 | 第83-94页 |
一、测算模型设立的依据 | 第83-86页 |
二、测算模型的建立 | 第86-88页 |
三、测算数据的处理 | 第88-91页 |
四、测算结果的分析 | 第91-94页 |
第三节 贸易项目下热钱流动的影响 | 第94-99页 |
一、对汇率的影响 | 第94-96页 |
二、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 第96页 |
三、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 | 第96-97页 |
四、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 第97-99页 |
第六章 政策建议 | 第99-117页 |
第一节 放松资本管制,逐步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 | 第99-107页 |
一、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的必要性 | 第100-101页 |
二、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的条件 | 第101-105页 |
三、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的进程 | 第105-107页 |
第二节 加强对贸易项目的监管机制 | 第107-110页 |
一、对价格伪报的治理 | 第107-108页 |
二、对延迟或提前收付进出口货款的治理 | 第108-110页 |
第三节 建立对贸易项下热钱的监控系统 | 第110-113页 |
一、健全对热钱流动的监测预警体系 | 第110-111页 |
二、健全对热钱突发流动的应急机制 | 第111-112页 |
三、建立对热钱监测的国际协作机制 | 第112-113页 |
第四节 促进贸易收支的长期平衡 | 第113-117页 |
一、加快转变贸易增长方式 | 第114-115页 |
二、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 第115-116页 |
三、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 第116-117页 |
参考文献 | 第117-128页 |
附表:我国资本管制的变化历程 | 第128-131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和科研项目 | 第131-132页 |
后记 | 第13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