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饲料作物、牧草论文--多年生禾本科牧草论文

披碱草属(Elymus L.)植物形态解剖学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6页
   ·禾本科植物叶的解剖研究第9-13页
     ·禾本科植物叶片比较解剖的分类学意义第9-11页
     ·禾本科植物叶片比较解剖的生态学意义第11-13页
   ·小麦族披碱草属概况第13-14页
     ·披碱草属概况第13页
     ·披碱草属植物的形态学特征第13页
     ·披碱草属植物的生境条件及生态适应性第13-14页
   ·披碱草属植物的研究进展第14-15页
     ·分类学研究第14页
     ·形态学研究第14页
     ·遗传多样性研究第14-15页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5-16页
第二章 披碱草属种质资源形态变异性比较研究第16-27页
   ·前言第16页
   ·材料与方法第16-20页
     ·试验地概况第16-17页
     ·试验材料第17-18页
     ·试验设计第18页
     ·试验方法第18-19页
     ·数据处理第19-20页
   ·结果与分析第20-25页
     ·物候期第20页
     ·披碱草属种质资源表型性状的基本统计分析第20-23页
     ·披碱草属种质资源表型性状主成分分析第23-25页
     ·披碱草属种质资源表型性状的聚类分析第25页
   ·讨论第25-26页
     ·披碱草属5 种植物野生居群的形态比较第25-26页
     ·披碱草属5 种植物野生居群形态特征的分类学价值第26页
     ·披碱草属5 种植物野生居群形态特征的生态学价值第26页
   ·小结第26-27页
第三章 披碱草属5 种植物叶下表皮微形态比较研究第27-40页
   ·前言第27页
   ·材料与方法第27-28页
     ·供试材料第27-28页
     ·研究方法第28页
     ·数据处理第28页
   ·结果与分析第28-38页
     ·叶下表皮结构特征第28-32页
     ·披碱草属植物叶下表皮特征与生态因子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第32-33页
     ·不同生境同种披碱草属植物叶下表皮微形态特征比较第33-38页
   ·讨论第38页
     ·叶下表皮特征的分类学意义第38页
     ·叶下表皮特征与生境的关系第38页
   ·小结第38-40页
第四章 披碱草属5 种植物叶横切面解剖结构的比较研究第40-55页
   ·前言第40页
   ·材料与方法第40-42页
     ·供试材料第40页
     ·研究方法第40-42页
   ·结果与分析第42-53页
     ·披碱草属植物18 份材料叶片横切面的解剖结构参数观察第42-46页
     ·5 种披碱草属植物解剖结构比较第46-47页
     ·不同生境条件的同种披碱草属植物叶片横切面解剖结构观察第47-51页
     ·披碱草属植物叶横切面特征主成分分析第51-53页
     ·披碱草属植物叶横切面特征聚类分析第53页
   ·讨论第53-54页
   ·小结第54-55页
第五章 部分披碱草属植物茎横切面解剖结构的比较研究第55-59页
   ·前言第55页
   ·材料与方法第55-56页
     ·供试材料第55页
     ·试验方法第55-56页
   ·结果与分析第56-58页
     ·茎的横切面基本结构第56页
     ·2 份麦宾草茎横切面解剖结构比较第56-57页
     ·不同时期茎横切面比较第57-58页
   ·小结第58-59页
第六章 全文结论第59-61页
参考文献第61-65页
致谢第65-66页
作者简历第66-67页
附录第67-75页
 图版说明第67-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农杆菌介导的acdS基因转化烟草和中苜3号的研究
下一篇:水肥互作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