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前言 | 第7-8页 |
第一章 新形势下国家经济安全的概述 | 第8-13页 |
第一节 国家经济安全的概述 | 第8-10页 |
一、传统的国家经济安全观 | 第8-9页 |
二、新形势下的国家经济安全观 | 第9-10页 |
第二节 新形势下的中国国家经济安全观 | 第10-13页 |
第二章 新形势下防范两大风险对维护我国经济安全的意义 | 第13-18页 |
第一节 防范FDI的经济风险对维护我国经济安全的意义 | 第13-14页 |
一、FDI经济风险的内涵 | 第13-14页 |
二、防范FDI经济风险的重要意义 | 第14页 |
第二节 防范对外投资的政治风险对维护我国国家经济安全的意义 | 第14-18页 |
一、对外投资政治风险的内涵 | 第14页 |
二、对外投资政治风险的特点 | 第14-15页 |
三、防范对外投资政治风险的意义 | 第15-18页 |
第三章 新形势下我国FDI的经济风险防范 | 第18-31页 |
第一节 新形势下我国FDI的经济风险最主要表现 | 第18-24页 |
一、FDI进入遏制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 第18-20页 |
二、威胁我国金融安全 | 第20-21页 |
三、抵毁我国均衡发展战略 | 第21-22页 |
四、损害我国国家宏观经济利益 | 第22-24页 |
第二节 我国FDI经济风险的形成原因 | 第24-26页 |
一、深层次原因 | 第24页 |
二、直接原因 | 第24-26页 |
第三节 我国FDI的经济风险防范 | 第26-31页 |
一、完善中央政府在引进外资中的管理职能 | 第26-28页 |
二、规范地方政府的引资行为 | 第28-29页 |
三、提高企业自身的竞争力 | 第29-31页 |
第四章 新形势下我国对外投资政治风险之防范 | 第31-38页 |
第一节 改变海外投资的策略 | 第31-32页 |
一、改变海外投资的主体结构 | 第31页 |
二、保持子公司对母公司依赖 | 第31页 |
三、在投资方式上,尽量不要以独资的形式出现 | 第31-32页 |
四、调整输出国国籍 | 第32页 |
第二节 完善政治风险防范的国内法制 | 第32-35页 |
一、完善海外投资保险制度在内的海外投资风险保障机制 | 第32-34页 |
二、完善海外投资壁垒调查制度 | 第34-35页 |
第三节 利用有关防范海外投资政治风险的国际法制 | 第35-38页 |
一、现行的国际经济公约功能评述 | 第35-36页 |
二、利用MIGA的赞助担保制度 | 第36页 |
三、利用ICSID机制 | 第36页 |
四、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 | 第36-38页 |
结论 | 第38-39页 |
致谢 | 第39-40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40-44页 |
附录 | 第44-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