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SUMMARY | 第6-12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33页 |
·植物抗病性 | 第15-17页 |
·植物的抗病性与诱导抗性 | 第15-16页 |
·植物诱导抗病性的机制 | 第16-17页 |
·植物系统获得抗病性(SAR) | 第17-20页 |
·系统性获得抗性(SAR)的发现 | 第17页 |
·系统性获得抗性(SAR)的概念 | 第17-18页 |
·系统性获得抗性(SAR)的特点 | 第18-19页 |
·系统性获得抗性(SAR)的机理 | 第19-20页 |
·次生代谢与植物抗病性的诱导 | 第20-27页 |
·次生代谢途径 | 第21-22页 |
·主要次生代谢酶 | 第22-24页 |
·苯丙氨酸解氨酶 | 第22-23页 |
·过氧化物酶 | 第23-24页 |
·多酚氧化酶 | 第24页 |
·主要次生代谢物质 | 第24-26页 |
·木质化及其他结构抗性因子 | 第24-25页 |
·小分子抗菌物质 | 第25-26页 |
·诱抗处理改变次生代谢(途径或/和强度)中的信号传导 | 第26-27页 |
·植物体内多种抗病反应间的相互关系 | 第27-28页 |
·几种诱导剂与植物抗病性 | 第28-33页 |
·SA 提高植物抗病性的效果与机制 | 第28-30页 |
·SA 提高植物抗病性的效果 | 第29页 |
·SA 提高植物抗病性的机制 | 第29-30页 |
·BTH 诱导植物抗病性的效果与机制 | 第30-31页 |
·BTH 诱导植物抗病性的效果 | 第30页 |
·BTH 诱导植物抗病性的机理 | 第30-31页 |
·SiO_2 对植物抗病性的效果与机理 | 第31-33页 |
·SiO_2 对植物抗病性的效果 | 第31-32页 |
·SiO_2 与植物抗病性 | 第32-33页 |
第二章 诱导剂处理和接种白粉病对甜瓜次生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 第33-43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4-36页 |
·材料 | 第34页 |
·处理 | 第34-36页 |
·病害统计 | 第35页 |
·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的测定 | 第35-36页 |
·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测定 | 第36页 |
·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测定 | 第36页 |
·数据分析 | 第36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6-40页 |
·诱导剂处理后甜瓜幼苗白粉病发病情况 | 第36-37页 |
·诱导剂处理和接种白粉菌对甜瓜叶片PAL 酶活性的影响 | 第37-38页 |
·诱导剂处理和接种白粉菌对甜瓜叶片POD 酶活性的影响 | 第38-39页 |
·诱导剂处理和接种白粉菌对甜瓜叶片PPO 酶活性的影响 | 第39-40页 |
·讨论 | 第40-43页 |
·三种化学诱导剂处理对甜瓜抗病性的诱导效应 | 第40-41页 |
·三种化学诱导剂处理对甜瓜次生代谢酶的诱导效应 | 第41页 |
·甜瓜诱导抗性与次生代谢酶活性增强的关系 | 第41-43页 |
第三章 诱导剂处理和白粉菌接种对甜瓜次生代谢物质含量的影响 | 第43-54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4-46页 |
·材料 | 第44页 |
·处理 | 第44页 |
·测定指标与方法 | 第44-46页 |
·绿原酸含量的测定 | 第44页 |
·总酚及类黄酮的测定 | 第44-45页 |
·细胞壁的制备及木质素含量测定 | 第45页 |
·HRGP 含量的测定 | 第45-46页 |
·数据分析 | 第46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6-50页 |
·诱导剂处理和白粉菌接种对甜瓜叶片绿原酸含量的影响 | 第46-47页 |
·诱导剂处理和接种白粉菌对甜瓜叶片总酚含量的影响 | 第47页 |
·诱导剂处理和接种白粉菌对甜瓜叶片类黄酮的影响 | 第47-48页 |
·诱导剂处理和接种白粉菌对甜瓜叶片木质素含量的影响 | 第48-49页 |
·诱导剂处理和接种白粉菌对甜瓜叶片富含羟脯氨酸糖蛋白(HRGP)含量的影响 | 第49-50页 |
·讨论 | 第50-54页 |
·酚类物质含量与抗病性的关系 | 第50-51页 |
·木质化与与抗病性的关系 | 第51-52页 |
·甜瓜次生代谢与相关酶活性的关系 | 第52-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2页 |
导师简介 | 第62-64页 |
个人简介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