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3页 |
| Abstract | 第3-4页 |
| 中文文摘 | 第4-7页 |
| 目录 | 第7-9页 |
| 绪论 | 第9-19页 |
| 一、课题背景 | 第9-10页 |
| 二、选题意义 | 第10-11页 |
| (一) 挖掘传统文化中的有益思想价值的需要 | 第10页 |
| (二) 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促进福建武术发展的需要 | 第10-11页 |
| 三、文献综述 | 第11-15页 |
| (一) 关于抗倭战争的研究 | 第11-14页 |
| (二) 关于南少林的研究 | 第14-15页 |
| 四、研究对象 | 第15-16页 |
| 五、研究方法 | 第16-19页 |
| (一) 文献资料法 | 第16页 |
| (二) 访谈法 | 第16-17页 |
| (三) 比较研究法 | 第17-18页 |
| (四) 实地调查法 | 第18页 |
| (五) 逻辑分析法 | 第18-19页 |
| 第一章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9-25页 |
| 第一节 关于“武术”的概念界定 | 第19-21页 |
| 第二节 关于“武术流派”与“少林武术”的概念界定 | 第21-22页 |
| 第三节 关于“南少林”与“南少林武术”的界定 | 第22-25页 |
| 第二章 南少林武术历史寻绎 | 第25-41页 |
| 第一节 南少林武术的缘起(唐、宋、元) | 第25-34页 |
| 第二节 南少林武术的形成与发展(明、清) | 第34-41页 |
| 第三章 明代倭患成因与抗倭战争的性质 | 第41-47页 |
| 第一节 明代倭患成因 | 第41-44页 |
| 第二节 倭寇危害与抗倭战争性质 | 第44-47页 |
| 第四章 南少林武术与抗倭战争关系 | 第47-67页 |
| 第一节 南少林武术与民间抗倭关系 | 第47-53页 |
| 一、南少林武术与东山抗倭关系 | 第48-49页 |
| 二、南少林武术与李良钦关系 | 第49-53页 |
| 第二节 南少林武术与官方抗倭关系 | 第53-67页 |
| 一、南少林武术与俞大猷的关系 | 第53-63页 |
| 二、南少林武术与戚继光的关系 | 第63-67页 |
| 第五章 结论 | 第67-68页 |
| 参考文献 | 第68-73页 |
| 附录 | 第73-74页 |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74-75页 |
| 致谢 | 第75-76页 |
| 个人简历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