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一、 群体性事件概述 | 第10-25页 |
(一) 群体性事件的界定 | 第10-14页 |
(二) 群体性事件的类型化 | 第14-18页 |
(三) 群体性事件的特点 | 第18-22页 |
(四) 群体性事件与相关概念的对比研究 | 第22-25页 |
二、 群体性事件形成原因分析 | 第25-32页 |
(一) 社会转型期问题 | 第25-26页 |
(二) 政治民生化趋势 | 第26-27页 |
(三) 公民权利保障体制尚未健全 | 第27-28页 |
(四) 几种高发群体性事件的原因分析 | 第28-32页 |
三、 落实行政公开:群体性事件法律解决的基础 | 第32-37页 |
(一) 政府信息公开义务的理论基础 | 第32-34页 |
(二) 我国公民知情权的关键是落实 | 第34-37页 |
四、 完善公民利益表达机制:群体性事件法律解决的关键 | 第37-41页 |
(一) 科塞的社会安全阀理论 | 第37-39页 |
(二) 我国宪法中应增加"请愿权" | 第39页 |
(三) 放宽集会游行示威法的限制性规定 | 第39-41页 |
五、 优化社会治理结构:群体性事件法律解决的手段 | 第41-51页 |
(一) 发挥信访制度的优势 | 第42-44页 |
(二) 严格界定"公共利益"概念 | 第44-45页 |
(三) 扩大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 第45-46页 |
(四) 培育我国的非政府组织(NGO) | 第46-48页 |
(五) 培养理性和谐的公民伦理和制度伦理 | 第48-49页 |
(六) 运用大众传媒的力量 | 第49-51页 |
结语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