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一、上市公司收购与反收购概述 | 第10-15页 |
(一) 上市公司收购 | 第10-12页 |
1. 上市公司收购的概念界定 | 第10-11页 |
2. 公司收购的发展史 | 第11-12页 |
(二) 上市公司反收购 | 第12-15页 |
1. 反收购在美国的产生与发展 | 第12-14页 |
2. 上市公司反收购的概念界定 | 第14-15页 |
二、上市公司反收购制度的价值分析 | 第15-22页 |
(一) 反收购价值否定说 | 第15-17页 |
1. 反收购价值否定说与公司代理理论 | 第15-16页 |
2. 反收购价值否定说与公司控制权市场理论 | 第16-17页 |
(二) 反收购价值肯定说与公司社会责任理论 | 第17-18页 |
(三) 反收购的价值评析 | 第18-22页 |
1. 目标公司反收购的积极价值 | 第18-20页 |
2. 目标公司反收购的消极价值 | 第20-21页 |
3. 对反收购的价值定位 | 第21-22页 |
三、英美反收购立法比较研究 | 第22-32页 |
(一) 美国两级反收购法律规制模式 | 第22-29页 |
1. 美国反收购立法概况——两级法律规制与开放性的立法理念 | 第22-27页 |
2. 美国反收购司法实践的特点 | 第27-29页 |
(二) 英国——股东大会主导的反收购模式 | 第29-32页 |
1. 英国反收购立法概况:严格限制董事会权利与股东至上的理念 | 第29-30页 |
2. 英国司法实践上的特点——股东大会主导模式 | 第30-32页 |
四、我国上市公司反收购法律制度的构建 | 第32-43页 |
(一) 我国上市公司反收购立法的概况 | 第32-34页 |
(二) 我国上市公司反收购法律规制的基本原则 | 第34-37页 |
1. 股东利益保护原则 | 第34-35页 |
2. 强化信息披露原则 | 第35-36页 |
3. 国家适度干预原则 | 第36-37页 |
4. 兼顾公司社会责任原则 | 第37页 |
(三) 构建我国的上市公司反收购法律体系 | 第37-43页 |
1. 公司法和收购管理法相结合的反收购法律规制 | 第38-39页 |
2. 在《收购办法》的基础上制定《上市公司收购管理法》 | 第39-41页 |
3. 完善上市公司反收购的信息披露制度 | 第41页 |
4. 完善与《反垄断法》配套的相关监管法规 | 第41-43页 |
结语 | 第43-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