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符号说明 | 第8-9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及研究背景 | 第9-22页 |
·引言 | 第9页 |
·水稻穗的形态 | 第9-11页 |
·水稻花的发育 | 第11-16页 |
·水稻花的发育方式 | 第11页 |
·分生组织的发育 | 第11-14页 |
·水稻花器官发育 | 第14-16页 |
·水稻簇生穗的研究进展 | 第16-17页 |
·水稻基因的图位克隆 | 第17-21页 |
·图位克隆技术原理 | 第17页 |
·图位克隆的技术环节 | 第17-21页 |
·水稻基因的图位克隆进展 | 第21页 |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1-22页 |
第二章 水稻簇生穗基因cl-4 的精细定位 | 第22-39页 |
·实验材料 | 第22页 |
·植物材料 | 第22页 |
·常用分子生物学试剂 | 第22页 |
·实验方法 | 第22-27页 |
·簇生性的鉴定 | 第22页 |
·F_2 遗传分析群体和基因定位群体的构建 | 第22-23页 |
·水稻DNA 提取 | 第23页 |
·PCR 反应体系和程序 | 第23-24页 |
·初步定位 | 第24页 |
·精细定位 | 第24-26页 |
·DNA 序列分析 | 第26-27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7-34页 |
·水稻簇生穗突变体cl-4 的形态特征 | 第27-28页 |
·簇生穗性状的遗传分析 | 第28页 |
·cl-4 基因的分子定位 | 第28-30页 |
·基因预测 | 第30-34页 |
·小结与讨论 | 第34-39页 |
·P450 基因家族简介 | 第34-37页 |
·Dwarf11 基因 | 第37页 |
·cl-4 突变体与d11 突变体的异同 | 第37-38页 |
·本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4页 |
附录1 野生型和突变体的P450 9081 基因碱基的比对 | 第44-51页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