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行政法论文--文教、卫生管理法令论文

我国教育法庭制度建构初探

中文摘要第1-4页
英文摘要第4-8页
1 绪论第8-13页
   ·研究背景第8-9页
     ·教育纠纷日益严峻第8页
     ·教育纠纷缺乏良好的解决机制第8页
     ·我国教育法庭制度的探索与实践第8-9页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9-10页
     ·研究目的第9页
     ·研究意义第9-10页
   ·文献综述第10-12页
     ·我国教育法庭制度的研究现状第10-12页
     ·现有研究的评价第12页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2-13页
     ·研究思路第12页
     ·研究方法第12-13页
2 我国教育纠纷及其解决机制概述第13-23页
   ·教育纠纷概述第13-16页
     ·教育纠纷的含义第13页
     ·教育纠纷中的法律关系分析第13-15页
     ·教育纠纷的基本类型第15-16页
   ·我国教育纠纷解决机制概述第16-23页
     ·非诉机制第16-20页
     ·诉讼机制第20-22页
     ·小结第22-23页
3 教育法庭制度的引入第23-30页
   ·教育纠纷与诉讼制度第23-24页
   ·教育法庭制度的概念界定第24-25页
     ·教育法庭制度的含义第24-25页
     ·教育法庭制度的特点第25页
   ·我国建立教育法庭制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第25-30页
     ·建立教育法庭制度的必要性分析第25-27页
     ·建立教育法庭制度的可行性分析第27-30页
4 我国教育法庭制度建构的基本设想第30-43页
   ·教育法庭的价值取向第30-32页
     ·司法公正第30-31页
     ·尊重教育基本规律,保障公民受教育权第31-32页
   ·教育法庭的基本原则第32-34页
     ·实质审查原则第32-33页
     ·审查独立原则第33页
     ·司法援助原则第33页
     ·审理不公开原则第33-34页
   ·教育法庭的诉讼模式选择第34-36页
     ·教育法庭应选择和谐主义诉讼模式第34-35页
     ·和谐主义诉讼模式在教育法庭中的应用第35-36页
   ·教育法庭的运作保障第36-43页
     ·立法保障第36-37页
     ·机构设置保障第37-39页
     ·程序保障第39-41页
     ·与其它教育纠纷解决机制的关系第41-43页
5 结论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48页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科研情况第48-49页
致谢第49-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突发性灾害中慈善救济的伦理研究--以汶川地震为例
下一篇:法律英语语篇的文体学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