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1 绪论 | 第10-13页 |
|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的意义 | 第10-11页 |
|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 ·本课题研究的创新点 | 第12-13页 |
| 2 ESO-丙交酯星形聚合物支化度的测定 | 第13-29页 |
| ·前言 | 第13-16页 |
| ·ESO-丙交酯星形聚合物概述 | 第13-14页 |
| ·支化度测定的原理 | 第14-16页 |
| ·实验部分 | 第16-18页 |
|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16-17页 |
| ·实验方法 | 第17-18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18-28页 |
| ·仪器的准确性检测 | 第18-19页 |
| ·溶解时间对测定的影响 | 第19-20页 |
| ·共聚物溶液浓度对测定的影响 | 第20-21页 |
| ·温度对ESO-丙交酯共聚物测定的影响 | 第21-22页 |
| ·样品流速和进样量对测定的影响 | 第22-23页 |
| ·样品测定 | 第23-24页 |
| ·支化度的测定 | 第24-28页 |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 3 ESO-丙交酯星形聚合物的降解性能研究 | 第29-37页 |
| ·前言 | 第29-30页 |
| ·实验部分 | 第30-31页 |
| ·仪器与试剂 | 第30-31页 |
| ·实验方法 | 第31页 |
| ·表面形态 | 第31页 |
| ·降解过程的pH | 第31页 |
| ·重均分子量的变化 | 第31页 |
| ·失重率的变化 | 第31页 |
| ·实验结果 | 第31-35页 |
| ·表面形态的变化 | 第31-33页 |
| ·降解过程的pH | 第33页 |
| ·重均分子量的变化 | 第33-34页 |
| ·失重率的变化 | 第34-35页 |
| ·讨论 | 第35-36页 |
| ·材料的降解过程及表面形态的变化 | 第35页 |
| ·材料降解过程中pH、失重率及重均分子量的变化 | 第35-36页 |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 4 左氧氟沙星/ESO-丙交酯微球的制备及缓释性能研究 | 第37-57页 |
| ·前言 | 第37-39页 |
| ·实验部分 | 第39-43页 |
|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39-40页 |
| ·ESO-丙交酯微球的制备 | 第40-41页 |
| ·左氧氟沙星/ESO-丙交酯微球的制备 | 第41-42页 |
| ·微球形态、粒径及分布和结构分析 | 第42页 |
| ·最大吸收波长的确定 | 第42-43页 |
| ·标准曲线的建立 | 第43页 |
| ·载药量和包封率的测定 | 第43页 |
| ·体外释药性能研究 | 第43页 |
| ·实验结果 | 第43-53页 |
| ·ESO-丙交酯微球制备的工艺条件 | 第43-45页 |
| ·左氧氟沙星/ESO-丙交酯微球形态、粒径及分布和结构分析 | 第45-50页 |
| ·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50-51页 |
| ·载药量和包封率的测定 | 第51-52页 |
| ·体外释药性能研究 | 第52-53页 |
| ·讨论 | 第53-55页 |
| ·微球的制备工艺条件 | 第53-54页 |
| ·载药微球的形态、粒径及分布和结构分析 | 第54页 |
| ·载药微球的载药量和包封率分析 | 第54-55页 |
| ·载药微球释药行为分析 | 第55页 |
|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 5 主要结论与后续工作建议 | 第57-59页 |
| ·主要结论 | 第57-58页 |
| ·后续工作的建议 | 第58-59页 |
| 致谢 | 第59-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6页 |
| 附录 | 第66页 |
| A.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66页 |
| B.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情况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