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2P的个体知识管理平台的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5页 |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个体知识管理的需求 | 第10页 |
·P2P技术的发展 | 第10-11页 |
·理论和实际意义 | 第11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论文研究内容 | 第13页 |
·论文结构 | 第13-15页 |
第二章 个体知识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概念 | 第15-31页 |
·知识管理 | 第15-18页 |
·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 | 第15-16页 |
·OECD的知识分类法 | 第16-17页 |
·知识管理的螺旋模型 | 第17页 |
·知识管理的流程 | 第17-18页 |
·个体知识管理PKM | 第18-23页 |
·个体知识管理概念的辨析和界定 | 第18-19页 |
·个体间隐性知识转移在知识管理流程中的角色 | 第19-20页 |
·Paul A.Dorsey的PKM | 第20-22页 |
·PKM与网络学习社区的融合 | 第22页 |
·PKM与P2P技术的结合 | 第22-23页 |
·个体隐性知识转移的激励机制 | 第23-28页 |
·个体间隐性知识转移障碍 | 第23-24页 |
·个体间隐性知识转移的委托—代理模型构建 | 第24-25页 |
·基于互惠动机的个体间隐性知识转移分析 | 第25-28页 |
·个体知识管理工具 | 第28-30页 |
·常用PKM工具 | 第28-29页 |
·PKM工具的功能要求 | 第29-30页 |
·小结 | 第30-31页 |
第三章 关键技术研究 | 第31-45页 |
·P2P技术 | 第31-33页 |
·JXTA技术 | 第33-39页 |
·JXTA的主要概念 | 第33-37页 |
·JXTA体系结构和协议栈 | 第37-39页 |
·知识库管理技术 | 第39-44页 |
·知识创建和知识共享机制研究 | 第39-40页 |
·协同学习机制研究 | 第40页 |
·基于P2P的个体/网络社区知识管理研究 | 第40-42页 |
·数据库知识管理研究 | 第42-44页 |
·小结 | 第44-45页 |
第四章 基于P2P的个体知识管理平台的分析与设计 | 第45-65页 |
·指导思想和设计原则 | 第45-50页 |
·需求分析 | 第45-46页 |
·功能模块设计 | 第46-49页 |
·网络结构与开发工具 | 第49-50页 |
·用户注册 | 第50-53页 |
·博客 | 第53-55页 |
·网摘 | 第55-56页 |
·网络社区 | 第56-59页 |
·我的群组 | 第57-58页 |
·群组最新动态 | 第58页 |
·群组列表 | 第58-59页 |
·数据库设计 | 第59-64页 |
·操作数据库 | 第60-62页 |
·数据库表的设计 | 第62-63页 |
·平台类设计 | 第63-64页 |
·小结 | 第64-65页 |
第五章 实时通信系统设计与实现 | 第65-79页 |
·XChat模块设计 | 第66-67页 |
·模块设计 | 第66-67页 |
·协议设计 | 第67页 |
·XChat模块实现 | 第67-74页 |
·本地好友列表的实现 | 第68-69页 |
·好友信息维护子模块的实现 | 第69-72页 |
·用户界面子模块的实现 | 第72-74页 |
·信息发送子模块的实现 | 第74页 |
·XFile模块设计 | 第74-76页 |
·即时消息XChat的实现 | 第76-78页 |
·小结 | 第78-79页 |
第六章 总结 | 第79-81页 |
·工作总结 | 第79页 |
·不足与展望 | 第79-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6页 |
附录 | 第86-9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91-93页 |
致谢 | 第93-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