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第1章 概述 | 第11-15页 |
·海商法相对独立性的语义分析 | 第11-13页 |
·海商法的内涵界定 | 第11页 |
·何为相对独立性 | 第11-13页 |
·法律部门相对独立性的判断标准 | 第13-15页 |
第2章 从海商法的历史演进看海商法的相对独立性 | 第15-20页 |
·国际海商法的发展历程 | 第15-18页 |
·古代海商法萌芽时期 | 第15-16页 |
·中世纪私人编撰海商法时期 | 第16页 |
·近代国家制定海商法时期 | 第16-17页 |
·现代海商法的国际统一化时期 | 第17-18页 |
·我国海商法的制定过程 | 第18-20页 |
第3章 海商法相对独立性的法理基础 | 第20-25页 |
·经济基础 | 第20-22页 |
·航运业的不可替代性 | 第20-21页 |
·航运业的特殊性 | 第21-22页 |
·政治基础 | 第22-25页 |
·海事行政机关的相对独立 | 第22-23页 |
·海事司法体制的相对独立 | 第23-25页 |
第4章 海商法相对独立性的深层机理——海商法的理念 | 第25-36页 |
·海商法的法律思维 | 第25-32页 |
·海商法的冒险意识 | 第25-26页 |
·海商法的实践品格 | 第26-28页 |
·海商法与民法法律思维之间的差异 | 第28-30页 |
·两种法律思维的差异——一个实证分析 | 第30-32页 |
·海商法的独特价值取向 | 第32-36页 |
·法的价值 | 第32-33页 |
·正义与效率的抉择 | 第33-34页 |
·航运秩序的倾向性保护 | 第34-35页 |
·合同自由的限制 | 第35-36页 |
第5章 海商法相对独立性的制度支撑 | 第36-47页 |
·船舶拟人化制度 | 第36-38页 |
·船舶优先权制度 | 第38-41页 |
·承运人责任制度 | 第41-42页 |
·责任的强制性 | 第41页 |
·责任的限制性 | 第41-42页 |
·归责原则为不完全过失责任制 | 第42页 |
·共同海损制度 | 第42-44页 |
·海难救助制度 | 第44-45页 |
·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制度 | 第45-47页 |
第6章 海商法相对独立性的实然要求——构建我国海商法律体系 | 第47-55页 |
·法律体系的构建方法 | 第47页 |
·海商法体系的评价标准 | 第47-48页 |
·构建我国海商法体系 | 第48-55页 |
·海商法的不自足性 | 第48-51页 |
·构建我国海商法体系的初步设想 | 第51-55页 |
结论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