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酸蚀粘接系统粘接托槽1小时内抗剪切强度的实验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8-10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10-15页 |
·材料和仪器设备 | 第10页 |
·实验材料 | 第10页 |
·设备 | 第10页 |
·方法 | 第10-15页 |
·离体牙的准备 | 第10-11页 |
·样本分组设计 | 第11页 |
·样本制备 | 第11-12页 |
·托槽粘接 | 第12-13页 |
·抗剪切强度测试 | 第13页 |
·粘接剂残留指数统计 | 第13页 |
·统计学分析 | 第13-15页 |
第三章 结果 | 第15-25页 |
·抗剪切强度 | 第15-23页 |
·抗剪切强度测试值及方差分析 | 第15-16页 |
·各组不同时间抗剪切强度的比较 | 第16-20页 |
·同一时间各组抗剪切强度的比较 | 第20-23页 |
·ARI指数计分比较 | 第23-25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25-32页 |
·实验条件 | 第25-26页 |
·自酸蚀粘接系统 | 第26-28页 |
·自酸蚀偶联剂的激活 | 第26-27页 |
·自酸蚀粘接系统对粘接强度的影响 | 第27-28页 |
·自酸蚀偶联剂与不同种类粘接剂的联合应用 | 第28-30页 |
·自酸蚀偶联剂与光固化复合树脂粘接剂 | 第28-29页 |
·自酸蚀偶联剂与树脂加强型光固化玻璃离子粘接剂 | 第29-30页 |
·ARI指数分析 | 第30-31页 |
·对临床指导意义 | 第31-32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32-33页 |
致谢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8页 |
附录A | 第38-41页 |
综述 | 第41-49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49-50页 |
病例报告 | 第50-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