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11页 |
引言 | 第11-13页 |
一、我国行政收费管理的现状及其成因分析 | 第13-18页 |
(一) 行政收费管理的现状综述 | 第13-16页 |
1、行政收费管理的实践现状 | 第13-15页 |
2、行政收费管理立法的现状 | 第15-16页 |
(二) 行政收费管理现状的成因分析 | 第16-18页 |
二、行政收费管理的一般理论分析 | 第18-33页 |
(一) 行政收费的概念及性质 | 第18-26页 |
1、行政收费的基础理论与正当性 | 第18-22页 |
2、行政收费的概念 | 第22-25页 |
3、行政收费的性质 | 第25-26页 |
(二) 行政收费管理的概念及性质 | 第26-28页 |
1、行政收费管理的概念 | 第26-27页 |
2、行政收费管理的性质 | 第27页 |
3、界定行政收费管理的概念和性质的意义 | 第27-28页 |
(三) 行政收费管理的基本原则 | 第28-33页 |
1、职权法定原则 | 第28-29页 |
2、效率原则 | 第29-30页 |
3、成本受益相适应原则 | 第30-31页 |
4、收费行为管理与收费资金管理分离原则 | 第31页 |
5、管理权与设定权相分离原则 | 第31-32页 |
6、属地管辖原则 | 第32-33页 |
三、行政收费管理法律关系分析 | 第33-40页 |
(一) 行政收费管理法律关系概述 | 第33-35页 |
1、行政收费管理法律关系的概念 | 第33-34页 |
2、确立行政收费管理法律关系的必要性 | 第34-35页 |
(二) 行政收费管理法律关系系统分析 | 第35-36页 |
1、行政收费管理法律关系内部系统 | 第35-36页 |
2、行政收费管理法律关系的外部系统 | 第36页 |
(三) 行政法管理法律关系性质分析 | 第36-40页 |
1、行政收费管理法律关系性质的判断 | 第37页 |
2、行政收费管理法律关系“公法债权债务”性质的正当性 | 第37-38页 |
3、行政收费管理法律关系“公法债权债务”性质的功能 | 第38-40页 |
四、行政收费管理法律制度的完善 | 第40-52页 |
(一) 确立价格部门行政收费管理主体地位 | 第40-43页 |
1、确立价格部门行政收费管理主体地位的必然性 | 第40-41页 |
2、确立价格部门行政收费管理主体地位的合理性 | 第41-42页 |
3、确立价格部门行政收费管理主体地位的措施 | 第42-43页 |
(二) 行政收费的资金管理 | 第43-46页 |
1、行政收费的执收行为与资金管理行为分离 | 第44页 |
2、增强行政收费的公开性和透明度 | 第44-45页 |
3、深化行政收费资金管理体制改革 | 第45页 |
4、改革行政收费资金征收方式 | 第45-46页 |
(三) 完善行政收费管理的监督 | 第46-47页 |
1、加强行政收费管理事前监督 | 第46-47页 |
2、改善行政收费管理监督体制 | 第47页 |
(四) 完善行政收费救济 | 第47-49页 |
1、行政收费救济的一般规定 | 第47-48页 |
2、行政收费救济的特别规定 | 第48-49页 |
(五) 完善行政收费管理的程序 | 第49-52页 |
1、立项管理程序 | 第50页 |
2、收缴管理程序 | 第50-52页 |
结论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 第55-56页 |
后记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