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桥涵工程论文--各种桥梁论文--桥梁:按结构分论文--拱式桥论文

永修刚架系杆拱桥动静力特性研究及刚结点局部应力分析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1页
   ·拱式组台体系桥梁的特点概述第10-12页
   ·拱式组合体系桥梁的应用与发展第12-14页
   ·刚架系杆拱桥的分析研究现状第14-18页
     ·分析研究现状与研究水平第14-17页
     ·存在的问题与发展方向第17-18页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第18-21页
     ·本文背景第18-19页
     ·主要研究内容及思路第19-21页
第二章 永修刚架系杆拱桥简介第21-26页
   ·永修刚架系杆拱桥工程概况第21-22页
   ·主拱拱肋第22-23页
   ·拱肋横撑第23页
   ·主梁第23-24页
   ·吊杆第24页
   ·系杆第24-25页
   ·主墩第25页
   ·支承体系第25-26页
第三章 永修刚架系杆拱桥合理成桥状态的确定第26-48页
   ·确定刚架系杆拱桥合理吊杆力的常用方法第26-32页
     ·刚性支承连续梁法第26-27页
     ·力的平衡法第27-28页
     ·刚性吊杆法第28-29页
     ·弯曲能量最小法第29-30页
     ·几种方法的比较第30-32页
   ·确定合理吊杆力及成桥状态的分步算法第32-45页
     ·合理成桥状态的确定第32-33页
     ·用应力平衡法确定主梁的成桥恒载弯矩域第33-37页
     ·成桥状态调整第37-39页
     ·计算结果第39-45页
   ·各种方法计算结果对比第45-46页
   ·合理系杆力的确定第46-47页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四章 施工、运营阶段结构静力分析第48-79页
   ·有限元模型简介第48-56页
     ·单元类型第48-49页
     ·主要材料及其参数第49页
     ·约束的处理第49-50页
     ·模型的细化处理第50-55页
     ·荷载计算第55页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55-56页
   ·一次性成桥静力计算与分析第56-71页
     ·评判指标第56-57页
     ·评判结果第57-71页
   ·施工与运营阶段静力计算与分析第71-77页
     ·施工过程的模拟分析方法第71页
     ·施工成桥结构分析模型的建立第71-72页
     ·各施工阶段部分构件应力第72-74页
     ·部分构件位移与结构刚度第74-76页
     ·施工阶段吊杆力及系杆力变化第76-77页
   ·本章小结第77-79页
第五章 拱、墩刚结点局部应力分析第79-102页
   ·概述第79页
   ·拱、墩刚结点构造第79-81页
     ·钢-混凝土连接构造第79-81页
     ·系杆锚固构造第81页
   ·计算方法以及有限元模型第81-86页
     ·计算方法及分析思路第81-82页
     ·有限元模型第82-83页
     ·应力转换成内力的计算方法第83-85页
     ·边界条件第85页
     ·荷载处理与工况第85-86页
   ·计算结果分析第86-100页
     ·纵桥向剖面分析第86-88页
     ·钢-混凝土连接段受力特征分析第88-96页
     ·系杆锚固区局部应力分析第96-100页
   ·本章小结第100-102页
第六章 结构自振特性分析及其参数分析第102-117页
   ·永修刚架系杆拱桥的振型特点第102-108页
   ·上部结构对自振特性的影响第108-113页
     ·拱肋倾角对自振特性的影响第108-110页
     ·矢跨比对自振特性的影响第110-111页
     ·主拱刚度对自振特性的影响第111-112页
     ·横撑对自振特性的影响第112-113页
     ·吊杆布置等其他因素对自振特性的影响第113页
   ·下部结构对自振特性的影响第113-115页
     ·墩柱刚度对自振特性的影响第114-115页
     ·桩-土相互作用对自振特性的影响第115页
   ·本章小结第115-117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117-121页
   ·本文的主要工作第117页
   ·本文的主要结论第117-120页
   ·今后工作及努力的方向第120-121页
参考文献第121-126页
致谢第126-127页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第127页

论文共12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三主桁三索面斜拉桥空间索力优化
下一篇:地铁隧道穿越既有桥梁及地裂缝带施工的现场监测与数值模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