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土力学、地基基础工程论文--地基基础论文--桩基及深基础论文--桩基论文

考虑共同作用的桩筏基础—土—框架结构地震响应有限元分析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5页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第9-10页
   ·共同作用的概念第10-11页
   ·上部结构-桩筏基础共同作用计算的特点第11-12页
   ·国内外研究概述第12-14页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4-15页
第二章 共同作用下地震反应有限元基本理论第15-33页
   ·动力有限元法的基本理论第15-21页
     ·有限单元法的基本原理第15-17页
     ·动力平衡方程及分析方法第17-21页
   ·地基—基础—上部结构共同作用的要点分析第21-22页
     ·上部结构贡献的刚度有限第21页
     ·地基模型对共同作用的影响第21-22页
     ·基础的土性变化对共同作用的影响第22页
     ·结构刚度对共同作用的影响第22页
     ·相邻建筑物对共同作用的影响第22页
   ·地基—基础—上部结构动力共同作用的研究方法第22-25页
     ·集总参数法第23页
     ·子结构法第23-24页
     ·整体分析方法第24-25页
   ·结构的动力分析模型第25-27页
     ·层模型第25-26页
     ·杆系模型第26-27页
     ·杆系—层模型第27页
   ·共同作用的分析模型第27-31页
     ·多质点系模型第27-28页
     ·弹性介质中的梁模型第28-30页
     ·有限元模型第30-31页
   ·小结第31-33页
第三章 三维模型相关参数确定及分析模型的建立第33-53页
   ·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简介第33-34页
   ·地震作用理论简述第34-36页
   ·本论文中使用到的单元简介第36-38页
   ·材料本构关系及破坏准则第38-42页
     ·Mohr-coulomb材料本构关系及屈服准则第39-40页
     ·D-P材料本构关系及屈服准则第40-42页
   ·分析模型的建立第42-52页
     ·分析模型的简化第42-43页
     ·人工边界的设置第43-46页
     ·动力分析中的阻尼第46-47页
     ·自由场地震参数确定第47-49页
     ·结构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49-52页
   ·小结第52-53页
第四章 共同作用体系的模态与动力时程分析第53-71页
   ·模态分析概述第53-54页
   ·ANSYS中的模态分析第54-55页
   ·共同作用结构模态分析第55-56页
   ·结构动力时程分析第56-70页
   ·小结第70-71页
第五章 不同平面结构形式框架的抗震性能比较第71-83页
   ·平面布置形式第71-73页
   ·结构模态分析结构对比分析第73-74页
   ·时程分析结果对比分析第74-82页
     ·平面结构形式2的时程分析结果及与形式1的对比第74-78页
     ·平面结构形式3和4的时程分析结果第78-82页
   ·小结第82-83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83-85页
   ·本文的主要结论第83页
   ·展望第83-85页
参考文献第85-90页
致谢第90-91页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第91页
 1.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项目第91页
 2.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91页

论文共9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塔里木盆地二叠系层序地层学研究
下一篇:铜陵天马山硫金矿区及其外围成矿作用与找矿预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