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9页 |
·选题意义及研究价值 | 第11-12页 |
·预备知识 | 第12-16页 |
·摄像机模型与成像原理 | 第12-16页 |
·参考坐标系 | 第12-14页 |
·摄像机成像模型 | 第14-16页 |
·鱼眼摄像机的标定 | 第16-17页 |
·本文主要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17-19页 |
第二章 仿射不变区域特征的检测及匹配算法 | 第19-36页 |
·仿射不变区域特征检测算法 | 第19-28页 |
·Harris和Hessian仿射不变区域特征检测算法 | 第20-21页 |
·基于边缘的特征区域检测算法(EBR) | 第21-23页 |
·基于灰度极值区域的特征检测算法(IBR) | 第23-24页 |
·极大稳定区域特征检测算法 | 第24-25页 |
·基于熵的区域特征检测算法 | 第25-26页 |
·椭圆区域的标准化 | 第26-27页 |
·仿射不变区域特征检测算法的比较 | 第27-28页 |
·仿射不变区域特征的匹配算法 | 第28-36页 |
·几种典型的特征描述符介绍 | 第29-31页 |
·特征描述符性能的比较 | 第31-32页 |
·特征匹配的算法 | 第32-33页 |
·鲁棒性匹配算法 | 第33-36页 |
第三章 稳定的轮廓特征点匹配算法 | 第36-56页 |
·极值稳定区域的几何特征 | 第36-40页 |
·基于轮廓形状的特征 | 第36-39页 |
·鱼眼图像中的稳定特征点 | 第39-40页 |
·轮廓稳定特征点的提取 | 第40-45页 |
·极值稳定区域的检测算法 | 第40-43页 |
·轮廓曲率极值点的检测算法 | 第43-45页 |
·轮廓稳定特征点的匹配 | 第45-50页 |
·仿射不变区域的匹配 | 第45-47页 |
·轮廓曲率极值点的匹配 | 第47-49页 |
·基于几何一致性的匹配策略 | 第48页 |
·基于灰度相似性的匹配策略 | 第48-49页 |
·极几何约束 | 第49-50页 |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50-56页 |
第四章 仿射不变区域内部特征点的匹配方法 | 第56-66页 |
·仿射不变区域的检测和匹配 | 第57-58页 |
·仿射不变区域的检测 | 第57-58页 |
·仿射不变区域的匹配 | 第58页 |
·内部特征点的提取及匹配 | 第58-60页 |
·内部特征点的提取 | 第58-59页 |
·内部特征点的匹配 | 第59-60页 |
·实验结果 | 第60-66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66-68页 |
·总结 | 第66页 |
·问题与展望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发表文章目录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个人简况 | 第74-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