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引言:回溯古典 | 第10-13页 |
一、中国古代壁画色彩的概述——以宋元之前的有色壁画为主线 | 第13-24页 |
1.墓室壁画(以三个主要时期为代表) | 第14-18页 |
2.石窟壁画 | 第18-23页 |
3.宫殿寺观壁画 | 第23-24页 |
二、中国古代壁画色彩的表象运用 | 第24-31页 |
1.壁画色彩呈现的形式感受方面 | 第25-26页 |
(1).从色彩的运用种类方面 | 第25页 |
(2).从色彩运用的手法方面 | 第25-26页 |
(3).从色彩运用的大色调方面 | 第26页 |
(4).从色彩运用产生的总体风格方面 | 第26页 |
2.中国古代壁画常用颜料 | 第26-29页 |
3.中国古代壁画色彩从"随类赋彩"到"随意赋彩"的中国式民族风格转变(印度佛像样式着色的变化——从色彩角度) | 第29-31页 |
(1).最普遍引起关注并易造成变化效果的部位 | 第29-30页 |
(2).朴素无华——多彩华丽——民族审美特色之变 | 第30页 |
(3).壁画着色中,"天竺遗法"的凹凸法为早期所用 | 第30-31页 |
三、中国古代壁画色彩之内在美学思想 | 第31-35页 |
1.阴阳五行说 | 第32-33页 |
2.儒道佛色彩观 | 第33-35页 |
3.中国民间习俗的色彩观 | 第35页 |
四、色与墨的舞蹈 | 第35-43页 |
1.绘画本身固有的语素方面 | 第36-37页 |
2.社会政体及文化的变迁因素 | 第37-39页 |
(1) 朝代的更迭及政体的改变 | 第37-38页 |
(2) 随政权变迁而来的文化气质的变易 | 第38-39页 |
3.书法与绘画的渊源关系及书法在中国绘画中的地位因素 | 第39-40页 |
(1) 线条扮演了重要角色 | 第39页 |
(2) 基于线条之上的书法及笔墨因素 | 第39-40页 |
4、色彩理论根基的不同 | 第40-42页 |
(1) 水墨与色彩的提出与彰显方面。 | 第40页 |
(2) "六法"与"六要"的提出 | 第40-41页 |
(3) 重墨轻色思想在理论上的其它表述 | 第41-42页 |
5、宗教信仰,思想追求内源方面的演变 | 第42-43页 |
五、余论基于古代壁画色彩的象征性和寓意性的一点思考 | 第43-45页 |
结语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参考图例 | 第49-51页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及学术成果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