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结构论文--金属结构论文--组合结构论文

高温下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楼板ANSYS分析

摘要第1-10页
Abstract第10-12页
第1章 绪论第12-24页
   ·火灾的危害第12-13页
   ·火灾下结构的特点第13-15页
   ·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板应用与研究现状第15-18页
     ·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板的形式第15-16页
     ·火灾条件下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板研究发展现状第16-18页
   ·Ansys二次开发的研究现状第18-22页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第22-23页
   ·本文的主要内容第23-24页
第2章 高温下材料性能第24-38页
   ·引言第24页
   ·高温下钢的热工性能第24-27页
     ·钢的热传导系数(λ_s)第24-26页
     ·钢的比热(C_s)第26-27页
     ·钢的密度(ρ_s)第27页
   ·高温下钢的力学性能第27-31页
     ·钢的屈服强度(f_y)第27-29页
     ·钢的弹性模量(E_s)第29页
     ·钢的应力-应变关系第29-30页
     ·钢的泊松比和热膨胀系数(ν_s,α_s)第30-31页
   ·高温下混凝土的热工性能第31-32页
     ·混凝土的热传热系数(λ_c)第31-32页
     ·混凝土的比热(C_c)第32页
     ·混凝土的密度(ρ_c)第32页
   ·高温下混凝土的力学性能第32-36页
     ·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f_c,f_t)第32-34页
     ·混凝土弹性模量(E_c)第34-35页
     ·混凝土的应力-应变关系第35-36页
     ·混凝土的泊松比和热膨胀系数(ν_c,α_c)第36页
   ·高温下钢与混凝土的粘结第36-38页
第3章 高温下组合楼板的ANSYS模拟第38-62页
   ·引言第38页
   ·组合楼温度场的ANSYS模拟分析第38-48页
     ·热传导基本理论第38-40页
     ·升温曲线和热工参数第40-41页
     ·温度场分析所采用单元简介第41-42页
     ·温度场分析模型的建立第42-44页
     ·温度场计算结果及分析第44-48页
   ·组合楼板抗火性能ANSYS模拟分析第48-62页
     ·ANSYS结构非线性分析方法第48-53页
     ·结构分析所采用单元简介第53-57页
     ·结构分析模型的建立第57-60页
     ·结构计算结果及分析第60-62页
第4章 大变形理论第62-76页
   ·引言第62-63页
   ·近似非线性理论第63页
   ·经典的非线性大变形有限元分析方法(经典大变形理论)第63-65页
   ·更新拖带坐标法第65-73页
     ·S-R分解原理第66页
     ·基于更新拖带坐标法的有限元格式第66-73页
   ·热弹塑性的有限元格式第73-74页
   ·刚度矩阵的形成第74-76页
第5章 基于大变形理论的ANSYS二次开发第76-96页
   ·引言第76-78页
     ·UL算法一般过程第76页
     ·ANSYS的几何非线性算法第76-78页
   ·ANSYS二次开发技术第78-83页
     ·参数化程序设计语言(APDL)第78-79页
     ·用户界面设计语言(UIDL)第79页
     ·ANSYS数据接口第79-80页
     ·用户程序特性(UPFs)第80-82页
     ·ANSYS二次开发工具的选择第82-83页
   ·创建用户单元第83-92页
     ·创建用户单元的一般过程第83页
     ·用户单元子程序第83-85页
     ·用户单元USER101的创建第85-91页
     ·用户单元USER102的创建第91-92页
   ·用户单元的编译和连接第92-93页
   ·火灾下组合楼板的仿真分析第93-96页
第6章 结论和展望第96-98页
   ·结论第96页
   ·展望第96-98页
参考文献第98-104页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04-105页
致谢第105页

论文共10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方式研究
下一篇:弹流接触区润滑油膜输运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