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生物化学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生物化学技术论文

基于纳米金信号转换和信号放大的新型生物传感技术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5页
第1章 绪论第15-32页
   ·纳米材料简介第15-16页
   ·几种重要的纳米材料及其在生物传感分析中的应用第16-29页
     ·纳米金第16-21页
     ·磁性纳米颗粒第21-24页
     ·碳纳米管第24-26页
     ·量子点第26-29页
   ·本研究论文的构想第29-32页
第2章 基于核酸适体构象变换诱导非标记纳米金凝集变色检测腺苷第32-40页
   ·前言第32-33页
   ·实验部分第33-34页
     ·试剂与仪器第33页
     ·纳米金的制备第33页
     ·检测过程第33-34页
   ·结果与讨论第34-38页
     ·腺苷检测原理第34-36页
     ·特异性考察第36-37页
     ·对目标物腺苷的检测第37-38页
   ·结论第38-40页
第3章 基于目标结合抑制核酸适体末端匹配诱导纳米金组装变色检测人IgE第40-53页
   ·前言第40-41页
   ·实验部分第41-42页
     ·试剂与仪器第41-42页
     ·制备稳定探针修饰的纳米金第42页
     ·蛋白质检测过程第42页
     ·研究核酸适体对纳米金组装的影响第42页
   ·结果和讨论第42-52页
     ·抗IgE 核酸适体修饰纳米金的团聚行为第42-43页
     ·推测可能的团聚机理第43-46页
     ·比色传感器的设计以及对IgE 的检测第46-47页
     ·DNA 衍生纳米金的稳定性研究第47-49页
     ·IgE 比色传感器的分析性能第49-50页
     ·回收率测定第50-51页
     ·选择性考察第51-52页
   ·结论第52-53页
第4章 基于目标物诱导链置换及纳米金催化沉积铜的荧光分析法超灵敏检测腺苷第53-63页
   ·前言第53-54页
   ·实验部分第54-56页
     ·试剂与仪器第54-55页
     ·磁珠偶联SA 并与biotin-aptamer 结合(MNP-aptamer)第55页
     ·金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其表面核酸探针的修饰第55页
     ·荧光滴定法优化铜离子的用量第55-56页
     ·纳米金对铜离子-钙黄绿素体系的荧光恢复第56页
     ·腺苷的检测第56页
   ·结果和讨论第56-62页
     ·GNP-Probe 对钙黄绿素-铜离子体系的荧光恢复原理第56-59页
     ·铜离子对钙黄绿素的荧光淬灭第59页
     ·腺苷的检测原理第59-61页
     ·腺苷的定量检测第61页
     ·干扰实验第61-62页
   ·小结第62-63页
第5章 基于纳米金树枝状酶复合物增强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灵敏检测甲胎蛋白AFP第63-72页
   ·前言第63-64页
   ·实验部分第64-65页
     ·试剂与仪器第64页
     ·纳米金的制备第64页
     ·纳米金标记抗体的制备第64-65页
     ·传感界面的构建第65页
     ·免疫反应过程第65页
   ·结果与讨论第65-71页
     ·实验原理第65-66页
     ·传感器的电化学性质第66-67页
     ·基于纳米金树枝状酶复合物的放大效应第67-68页
     ·实验条件的优化第68-69页
     ·本传感器的分析性能第69-71页
   ·小结第71-72页
第6章 基于纳米金固定半抗原的超灵敏电化学免疫传感器检测赭曲霉素A第72-81页
   ·前言第72-73页
   ·实验部分第73-76页
     ·试剂和仪器第73页
     ·纳米金的制备第73页
     ·偶联物的制备第73-74页
     ·样品的制备第74页
     ·传感界面的构建第74页
     ·竞争免疫分析过程第74页
     ·竞争免疫分析的原理第74-76页
   ·结果与讨论第76-80页
     ·免疫传感器的电化学特性第76-77页
     ·OTA-OVA 偶联物和鼠抗OTA 用量的优化第77-78页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分析性能第78-80页
     ·玉米样品中OTA 回收率的测定第80页
   ·结论第80-81页
第7章 T-Hg(Ⅱ)-T 结构诱导核酸链置换的非标记电化学汞离子生物传感器的研究.第81-90页
   ·前言第81-82页
   ·实验部分第82-83页
     ·试剂与仪器第82页
     ·传感器界面的构建第82-83页
     ·电化学检测第83页
   ·结果与讨论第83-88页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分析原理第83-84页
     ·传感器的电化学表征第84-85页
     ·固定界面的影响第85-86页
     ·传感器的性能第86-88页
     ·自来水中H92+回收率的测定第88页
   ·小结第88-90页
结论第90-91页
参考文献第91-118页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及完成的论文目录第118-119页
致谢第119页

论文共11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SSDI)体系阻尼性能及其地震反应分析与研究
下一篇:拟南芥4CL3基因在类黄酮合成代谢中的功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