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7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国内外相关研究 | 第12-14页 |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第2章 能源环境问题与道路运输业 | 第17-34页 |
·我国能源环境总体形势 | 第17-25页 |
·道路运输夯业能源和环境形势 | 第25-34页 |
·道路运输 | 第25-26页 |
·道路运输业能源和环境形势 | 第26-34页 |
第3章 道路运输可持续发展与节能减排 | 第34-46页 |
·道路运输可持续发展问题 | 第34-36页 |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 第34页 |
·道路运输可持续发展内涵 | 第34-35页 |
·道路运输可持续发展要做到节能减排 | 第35-36页 |
·国内外节能减排策略 | 第36-42页 |
·国外节能减排 | 第37-39页 |
·我国节能减排 | 第39-42页 |
·我国道路运输业节能减排现状分析 | 第42-46页 |
·道路运输业节能减排取得的成就 | 第42-44页 |
·道路运输节能减排中存在问题 | 第44-46页 |
第4章 基于系统的我国道路运输业节能减排影响因素及对策措施分析 | 第46-59页 |
·道路运输系统 | 第46-48页 |
·系统组成 | 第46-47页 |
·道路运输业节能减排的基本模式 | 第47-48页 |
·道路运输业节能减排影响因素分析 | 第48-55页 |
·车辆因素 | 第48-51页 |
·驾驶员因素 | 第51-52页 |
·交通条件因素 | 第52-53页 |
·运输组织因素 | 第53-54页 |
·管理因素 | 第54-55页 |
·道路运输业节能减排的对策措施 | 第55-59页 |
·加强政府和道路运输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的组织和领导 | 第55-56页 |
·加强车辆节能减排管理 | 第56-57页 |
·加强道路运输从业人员节能减排管理 | 第57页 |
·提高道路运输组织化程度,完善道路运输管理体制 | 第57-58页 |
·加大节能减排资金投入,推广使用节能减排新技术、新产品 | 第58-59页 |
第5章 节能减排指标体系设计与评价方法 | 第59-78页 |
·道路运输业节能减排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 第59-68页 |
·节能减排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 | 第59-60页 |
·道路运输业节能减排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 | 第60-62页 |
·道路运输业节能减排评价指标 | 第62-68页 |
·道路运输业节能减排评价指标赋权 | 第68-75页 |
·传统的层次分析法 | 第68-70页 |
·改进的层次分析法 | 第70-71页 |
·道路运输业节能减排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71-75页 |
·道路运输业节能减排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 第75-78页 |
·模糊综合评价及其基本步骤 | 第75-76页 |
·评价指标隶属度的确定 | 第76-78页 |
第6章 实例分析 | 第78-86页 |
·实例介绍 | 第78-83页 |
·评价过程 | 第83-86页 |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83页 |
·评价指标的隶属度确定 | 第83-86页 |
结论 | 第86-87页 |
致谢 | 第87-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91页 |